共21题,约13810字
高三语文月考测试题
制卷人:王廷亮 2006.3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青睐(1ài) 不名一文 共商国是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B、安祥 铤而走险 引吭高歌(kàng) 有志者事竟成
C、喝彩 螳臂当车(dàng) 再接再厉 事实胜于雄辨
D、粳米(gĕng) 金碧辉煌 迫不急待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外交部发言人孔泉10月2日就印尼巴厘岛发生爆炸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强烈谴责这一恐怖 。
②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专门致电北京奥组委,对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的 表示祝贺,认为这一口号抓住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
③台北市市长马英九以72%的高得票率当选国民党主席,引起了海内外各界对其身世经历、为政风格的广泛 。
A、行为 发表 注意 B、行径 发表 关注
C、行径 发布 关注 D、行为 发布 注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B、月色朦胧的夜晚,学生正团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C、下岗后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办起了一个食品加工厂。
D、这次演讲比赛,他胸有成竹,光彩夺目地走上讲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B、大约在西汉时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了,但那时比较简单。
C、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不仅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D、几年前,我乔迁新居,一时兴来,在客厅里置了一个水族箱,养水草、“孔雀”等小鱼玩。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只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和谐有序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庭顿关于“现代化引起不稳定、现代化伴随着风险”的观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验证。即在现代化起飞的时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是进入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