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度上海市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7770字。
2018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2019.4
一 积累运用(10分)
1. 按题目要求填空。(5分)
(1) ,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1分)
(2)“家住吴门, ”出自北宋词人 的《苏幕遮•燎沉香》。(2分)
(3)《琵琶行》中,描写乐曲奏完后众人依然沉浸其中的场景的两句是“ , ”。(2分)
2. 按题目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用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小丁听了同学对自己阅读疑惑的解答,评价说“昭然若揭,深刻透辟”。
B. 小李外出旅游开阔了视野,赞叹大自然的美景“造化万千,巧夺天工”。
C. 小王为一本科幻小说写推荐语,把“炙手可热,畅销不衰”作为宣传点。
D. 小赵分析月考作文失分原因后,告诫自己不可“生编硬造,贻笑大方”。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作为 ,曲艺是 ,更是 的“自律的艺术”,始终 。
①方言艺术和地方特色艺术 ②有着整套自觉遵循的演观规则
③乡土中国口传文化的一个枝蔓 ④在雅俗之间游弋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④②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
杜尚的质疑
①1917年,纽约正在酝酿一个大型独立艺术展。法国艺术家杜尚把一件从器皿店购得的陶瓷小便池送到展会。这件被命名为《泉》的作品,是作者刻意寻来的批量生产且“从任何审美角度来说都没有吸引力的东西”。它的到来掀起了一场艺术风暴。
②在传统观念中,艺术是独特的,应该看上去是美的。杜尚用自己的行动对习惯性的看法提出了质疑。自此以后,艺术并不只是追求表现崇高的美、和谐的美,现代艺术打破了古典艺术的壁垒,拓展到了诸如荒诞、颓废、反讽、神秘等范畴。
③那么,从现代美学的视野来透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艺术呢?美学上对艺术的讨论,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艺术是一个总体性的种概念,其中还包含一些具体的属概念,比如艺术品、艺术家、欣赏者等。在这方面,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了一个艺术四要素理论。他认为,艺术这个方程实际上包括四个基本要素:世界(指作品所反映的现实世界或情感世界)、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他用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⑤然而,在四要素示意图中,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艺术品被置于中心位置,其他三个要素都是通过艺术品关联起来的。工程师建造工程,商人制作商品,而艺术家所以为艺术家,是因为他创作的是艺术品,而不是其他什么产品。所以,对艺术的美学考察,还必须深入到艺术品中去。
⑥从常识角度说,艺术品是什么好像并不是一个问题,它不就是那些我们称为绘画、雕塑、电影、戏剧、小说、诗歌或音乐的事物吗?然而杜尚的质疑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为什么我们把挂在墙上的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