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课内及课外对比阅读练习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3/10 20:10: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630字。

  《诫子书》课内及课外对比阅读
  1.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2.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立志、学习、惜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去,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考点经典句翻译
  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    )(2)俭以养德 (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5)险躁则不能治性 (    )  (6)多不接世 (    )
  答案:(1)品德高尚的人 (2)用、凭借、依靠 (3)实现远大目标 (4)懈怠、懒惰 (5)陶冶性情 (6)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