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PDF)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pdf
  • 资源大小: 23.1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2/15 12:48: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版必修1、必修2第二单元《离骚》结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当代散文,是一种从天地万物中取材,以简短精悍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文情并茂的语言,把感情美、哲理美、自然美、意境美相融合,来抒写心态性灵,表现内心情感和思想体验,用以陶情冶性,给人以美感享受的文学样式。
  这种文学散文,绝大多数是抒情性质的。虽然根据抒情方式和具体内容的差别,散文可分为写人叙事、写景和议论三大类,但写人叙事、写景、议论的目的又都归结于作者的主观抒情。
  因此,散文中抒情性的文学散文居多。
  散文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不仅因为它首先富于感情美、思想美和意境关,也由于它富有文采斐然的辞藻美。
  在散文写作中,有一个术语叫“散文笔调”,所谓散文笔调,除了是说散文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外,更主要的是说散文语言优美,具有文情并茂的艺术特点。散文语言美表现为简洁凝练、生动形象、清新自然、富于节奏感并饱含着诗意美等等,但就散文的语体本色和文体意识的强化而言,语言的形象、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是最为重要的。
  所谓“语言的形象”,即描绘事物栩栩如生,历历在目;传达声音声响,惟妙惟肖;抒发感情情真意切,意在境中;议论说理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语言有较强的表现力,能产生可视可听可触的形象感。像朱自清写月下荷塘的景致,鲁迅写百草园中的情趣,都是这样的语言。
  所谓语言的自然、亲切,就是要潇洒活脱,富有“谈话风”,讲究“清雕琢”。散文的这种语言风格往往是抒情情深款款,议论娓娓动听,叙事如叙家常,清新淡雅,毫无艳淫造作之气。散文的语言,虽然讲究文采,需要雕饰,但却是“清雕琢”。所谓“清雕琢”,即不靠词句的华丽繁扉,它的雕饰主要是放在如何自然地、逼真地写人叙事绘景上,使语言具有形象、自然、亲切之风。散文语言恰恰是在雕饰与平易、跳跃与缓慢之间,潇洒中流露着自然,自由中显示出亲切的“谈话风”。中国现代散文家李广田很得其精妙:“诗人可以夸张,夸张了还令人不感到夸张;散文则常常是老实朴素,令人感到日用家常。”写散文很近于自己心里说自家事,或者对着自己人说人家的事情一样,常是随随便便并不怎么装模作样,所以,散文的艺术就是一种看不出艺术的艺术。像朱自清的《给亡妇>、巴金的《怀念萧珊》和《再忆萧珊》中那种拉家常、说悄悄话的语言,虽雕饰不多,但情深意切,如泣如诉,写出了生离死别的无限擎情。朱自清、巴金的这种“谈话风”“清雕琢”的语言,是散文进入炉火纯青境界的表现,是散文艺术的正宗规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