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16230字。
2018-2019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不是文化风尚的观看者,而是文化景观的制造者。
然而,新科技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掉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 ,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 ,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 )。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大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 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 ,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不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而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B. 他们是文化风尚的观看者,也是文化景观的制造者。
C. 他们不是文化景观的制造者,而是文化风尚的观看者。
D. 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的一项是( )
A. 草根越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缺少文化的话语权;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越能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
B. 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越能在原有的格局中掌握话语权。
C. 草根越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缺少文化的话语权;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
D. 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千篇一律 言简意赅 鱼龙混杂 细水长流
B. 如出一辙 一针见血 席卷天下 细水长流
C. 千篇一律 一针见血 席卷天下 源远流长
D. 如出一辙 言简意赅 鱼龙混杂 源远流长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