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8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22 7:08:0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9900字。
2006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俞祖平
第Ι卷(36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1、A.蕴蓄(yùn)    一曝十寒(pù)        煦暖(xù)      非分之想(fèn)
B.着想(zhuó)   冠冕堂皇(guàn)      裨益(bì)      厉兵秣马(mè)
C.恪守(kè)     屏气凝神(bǐng)      粘贴(nián)    夜阑人静(lán)
D.麻痹(pì)     宽宏大度(dù)        埋怨(mán)     垂涎欲滴(xián)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解决不同教育系统之间的连接,实现课程设制、教学进度乃至学制之间的最佳组合,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B.臧克家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写了悼念他的文章。人们都觉得这位文学巨臂平易近人、亲切热情。
C.2月1日在沙特阿拉伯圣城麦加附近的米纳意外伤亡事件中,中国朝觐者5人罹难,中国政府对此深表关注。
D.就在亚洲各国普遍尝到经济增长甜头的时候,禽流感在亚洲部分地区的漫延,让人忧心忡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进一步减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作风也一定会有所扭转。
B、“天涯共此时”这个栏目使所有炎黄子孙在内心深处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可谓感同身受。
C、   本·拉登传出风声说要行刺美国总统布什,美国又几乎没有获得有关本·拉登下落的任何有价值的情报,因此美国人陷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恐慌中。
D、  小唐在家里一边切菜一边看足球赛,结果打草搂兔子,一刀下去切掉了自己的食指。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史记》就是这样运用“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原则,对我国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深得史家赞赏。
B、 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精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C、一条广告语的好坏,不仅在于文字的精致,构思的巧妙,还要考虑群众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
D、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射雕英雄传》多次被改编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成为金庸武侠小说中“触电”次数最多的作品。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鲜红的血液是“生命之泉”,在全身一刻不停地循环流动,维持新陈代谢,调节生命活动。当由于受伤或生病,人体血容量减少到一定数量时,生理活动便受到干扰,甚至面临死亡的威胁。及时而适当地输血,可使生命之树枯木逢春,生机勃发。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为了输血,前人曾经在黑暗中长期摸索,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15世纪初,罗马教皇英诺圣特病危,群医束手无策。当时意大利米兰有个名叫卡鲁达斯的医生提出,直接给教皇输入人血,可以救治。他残酷地割开三个男童的动脉血管,用手工制造的粗大注射针头,将血液注入教皇血管中。三个孩子放血后抽搐着死去,教皇输血后也立即感到胸闷窒息,很快死亡。这次输血,葬送了四条人命。
1665年,英国科学家查理·罗尔将一条狗的血管接到另一条气息奄奄的狗的血管上,进行输血,使它死而复生。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重视。
17世纪,法国医生采用羊血输入人体来治病,因为当时人们认为羊血最为圣洁。从17世纪保存下来的油画上,可以看到用羊血给人输血的情景:一头健壮的公羊被缚在凳子上,颈部的毛被剃光,割破的颈动脉内插入一根管道,另一头较细,连接于病人腕部血管,羊血经管道直接流入病人体内。但病人输入羊血后,血液凝固,病人窒息,往往和羊一起死亡,引起社会震惊,巴黎宗教法庭不得不出面干涉,发布命令,禁止输血。
大约100年后,1875年,郎特亚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血液的主要成分是血清、血细胞和血小板,而血细胞又有红细胞和白细胞之分。不同动物的血液混在一起,可促使红细胞凝结,从而揭开了羊血杀人的秘密。
1900年,生理学家肖特克和郎特斯托发现了血型。根据红细胞所含“抗原”的不同,将人的血型分成三型,即A型、B型、O型。人对人输血,血型一定要适应,否则,红细胞就会凝结,致人死命。这一发现恢复了人类之间的输血。
1908年,外科医生亚历克西斯·卡勃尔将一位父亲的动脉和他女儿正在出血的血管相通,让父亲的血和女儿的血混合在一起从而挽救了女孩的生命。这件事的成功,引起社会注目,成为当时的特大新闻。
1910年,科学家强斯基和莫斯又发现了AB血型。后来又发现MN、P、RH等十余种血型,隐藏在血液中更多的秘密被陆续揭开。
20世纪初,妇产科医生詹姆斯·布兰德尔使用人的血液来补充妇女分娩时的失血,确立了输血在医学界的地位,开始了实用、安全输血的新时代。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不断改进,输血技术日臻完善,新方法不断涌现,人类进入输血的自由王国。
为了减少发热、过敏等输血并发症,现在提出,配血除了红细胞“型号”相同外,白细胞“型号”也要尽量相似。更有人提出去除供红细胞血型抗原,使其失去ABO血型特点,便可以随时输给任何病人,以利抢救,预防溶血反应。之后,输血被大力推广,用先进技术将血液中各种成分分离出来,病人缺少什么就补充什么。比如外科手术失血过多,输入浓缩红细胞,以改善运送氧的功能。缺少血小板的病人,就光给他们输血小板。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日趋紧张的血源,并减少不良反应。国外和国内有些地方,已经建立“血液银行”,在手术前一段时间先抽取一些病人的血贮存起来,经过过滤等措施,回输给病人。
1978年2月,人造血液在日本制造成功,并于1979年4月在临床手术中实际应用。我国也于1979年研制成功,于1981年开始应用。人造血制剂主要有两种,即全氟荼烷与全氟三丁胺的混合乳剂和全氟三丁胺乳剂,目前主要应用于器官移植。最近,1997年培育出了轰动世界的多利羊的英国科学家宣布,他们正在研究通过遗传工程技术制造人血。用培育多利羊的技术饲养牛和羊长大后,其奶中将含有人类血浆的主要成分。
可以相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输血技术将不断进步,过去的幻想将逐渐变成现实,为人类的健康造福。
5、下列四个概念的描述与原文一致的一项使(    )
A、人类的血液也可看成由四部分组成:血清、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B、 人类的血型分成A、B、O、AB、MN、P、RH等十几种类型。
C、血液银行就是在手术前,把病人的一部分血抽出来,存在一起,手术时,再输回;或者是把病人手术时还没有污染的血液保存起来,经过处理,再输给其他病人。
D、  人造血制剂主要有两种,即全氟荼烷与全氟三丁胺乳剂的混合乳剂和全氟三丁胺乳剂。
6、根据文意,选出不属于人类输血史发展过程关键环节的一项是(    )
A、1665年,英国科学家在狗与狗之间输血成功。
B、17世纪,法国医生采用羊血输入人体来治病。
C、1875年,郎特亚医生发现了血液的主要成分。
D、1900年,生理学家肖特克和郎特斯托发现了血型。
7、根据文意,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对人输血,血型须相适应,故人类发现血型之前,不可能有成功的输血。
人类进入实用安全的输血新时代后,又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探索,现在,迈向了“自由输血”的王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