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强化提升考试(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56道小题,约38360字。
唐山一中高三年级强化提升考试(二)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①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②2013年起浙江省开始在高中阶段尝试打破原有的“教学班”,实行“必修课选课走班制”的育人模式,当时人们对此种改革举措莫衷一是。
③现在到人才市场应聘的人虽然很多,但不稂不莠,用人单位要找到真正能胜任工作的人也不容易。
④浙江省一位酷爱画马的人骑着马走在公路上时被一辆三轮摩托车追尾,如此奇葩的事故连交警也犯难了,有的旁观者认为罚不当罪,建议双方自行解决。
⑤日前,中国海军在渤海某海域组织实施了航母编队实弹演习,共动用辽宁舰等各型舰艇数十艘、飞机数十架,这场军演真可谓万人空巷、举世瞩目。
⑥三星Note7手机因发生爆炸不得不在全球召回和停售,然而最初的这个“全球”偏偏不包括中国。这种厚此薄彼的政策引起中国质检总局和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修饰“声音”不当。
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不稂不莠:指禾苗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罚不当罪:指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万人空巷: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参加盛典或观看热闹儿),使里巷空阔冷落,不是街巷空空无人之意。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不合语境。
厚此薄彼:比喻对人、对事不同看待。望文生义。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教育专家就如何“打造美妙课堂的问题”坐而论道,一线教师听后非常激动,觉得收获颇丰。
②秦始皇的焚书之举及其对诸子百家的禁锢,造成了当时中国社会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
③20世纪50年代,黄叶病曾导演过世界香蕉栽培史上最可怕的一场“瘟疫”,结果使一种十分畅销的香蕉品种彻底灭绝。近两年来,黄叶病又在非洲和拉美一些地区死灰复燃。
④迅速崛起的销售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⑤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比比皆是,鱼龙混杂,顾客实在难以分辨优劣。
⑥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不温不火,价格继续僵持,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含贬义;万马齐喑:千万匹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形容局面沉闷;死灰复燃: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原比喻失势的人或物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贬义;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 表示平局;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也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不温不火:形容人的性情温和或形容销售行情不火爆。答案为C项。
3.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拉美问题学者克里斯多夫•萨巴蒂尼表示,委内瑞拉的退出可能导致美洲国家组织面临重大分裂。曾经代表世界半壁江山的组织将分崩离析。
(2)日前,杭州批捕涉非法校园贷55人。一女生借了2万元还不起,只好再次“求助”高利贷公司,声东击西,以至于3个月后竟总共欠了放贷者25万元。
(3)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4)目前我国经济金融环境处于关键时期,大量社会资金进入股票、期货、基金市场,不利于金融稳定,政府应采取必要政策使游资百川归海,脱虚入实,以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几率。
(5)经典阅读在今天这个碎片化信息满天飞的时代越来越成为我们需要提倡的阅读方式,但过分咬文嚼字,从而曲解了经典作品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也是不可取的。
(6)5月20日,共青团路将全线贯通,小伙伴们的休闲习惯只怕要变了,主城区东起泉城路、西至经四路的商业黄金走廊呼之欲出。
A. (1)(2)(5) B. (2)(3)(6)
C. (1)(4)(5) D. (3)(4)(6)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半壁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声东击西: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夙夜在公:从早到晚,勤于公务。百川归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①关乎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必须通过党委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如果个别领导干部好为人师,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②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③家具市场产品鱼目混珠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网购平台上售卖仿冒名品家具的卖家也越来越多,有关部门有必要展开一轮彻查严打的行动了。
④在《虞美人》这首词中,南唐后主李煜的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常流不断,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