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挖掘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br>
——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br>
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太平分校 蔡 云 青<br>
Email:gqwen823@sina.com<br>
一、 缘起<br>
语文难教难学,在教育界已达成共识,在全社会已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语文教改之路怎么走,如何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能”转变为“低耗高能”,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严峻的问题。<br>
我们知道,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基本特性。语文的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语文的人文性促使语文教学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如何搞好基本功训练,又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呢?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同志指出:必须强调一个“实”和一个“活”字。我们认为,所谓“实”,就是指语言训练要下苦功夫、下笨功夫、下死功夫,以形成一种习惯,掌握一种技能。从古到今,几乎所有学习语文的成功经验,都证实了这一点。所谓“活”,我们理解,语言训练不但要刻苦,而且要生动活泼,不能搞得呆板、机械、僵化;在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做到:1、把语文看成是活的学习对象,而不囿于封闭的、信息相对滞后的教科书。2、把学生看成是活的教学对象,而不是当作被动接受的、缺乏创新的容器。3、把语文教学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而不是看成孤立的、为了对付应试的手段<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