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3020字。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 基础
一、基础知识
1. 班里四位同学在以下加点字词的读音上出现了分歧,请判断下列哪位同学的读音是全部正确的。
挑剔 氛围 欺侮 剽窃 求本溯源 数见不鲜 安步当车
A. 挑剔(tì) 氛围(fēn) 欺侮(wū) 剽窃(piāo)
求本溯源(shuò) 数见不鲜(xiǎn) 安步当车(dàng)
B. 挑剔(tī) 氛围(fèn) 欺侮(wǔ) 剽窃(piáo)
求本溯源(sù) 数见不鲜(xiǎn) 安步当车(dàng)
C. 挑剔(tì) 氛围(fèn) 欺侮(wū) 剽窃(piáo)
求本溯源(shuò) 数见不鲜(xiān) 安步当车(dāng)
D. 挑剔(tī) 氛围(fēn) 欺侮(wǔ) 剽窃(piāo)
求本溯源(sù) 数见不鲜(xiān) 安步当车(dàng)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请判断下列哪位同学的读音是全部正确的。”这是考查汉字的读音。考生应结合汉字的字形、字义以及造字法来辨析。挑剔(tiāo tī):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气氛(qì fēn),意思是特定环境中给人强烈感觉的景象或情调。 欺侮(qī wǔ):欺负,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剽窃(piāo qiè),指抄袭(别人的思想或言词);采用(创作出的产品)而不说出其来源。追本溯源(sù):本:根本;溯:探求。 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数见不鲜(xiān):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安步当车(dàng ):意思是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所以选D项。
2. 作为年级“汉字听写大赛”的裁判,请判断下列哪位同学的书写有两个错别字。
A. 关怀倍至 别出心裁 不胫而走 迁徒的鸟
B. 儒子可教 两全齐美 美仑美奂 名门旺族
C. 平添烦恼 沉鱼落燕 貌合神离 老骥伏枥
D. 义气用事 一愁莫展 笑容可鞠 各行其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请判断下列哪位同学的书写有两个错别字。”这是考查辨析汉字的字形的能力。考生应结合汉字的字音和字义来辨析。A项,关怀倍至(备) 迁徒的鸟(徙) B项,儒子可教(孺) C项,沉鱼落燕(雁) D项, 义气用事(意) 一愁莫展(筹) 笑容可鞠(掬) 只有A项错两个字,应选A项。
3. 对下列成语加点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罄竹难书:尽,完
B. 好高骛远:奔驰
C. 敝帚自珍:破的,坏的
D. 色厉内荏:软弱,怯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成语加点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这是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考生应结合平时的识记来辨析。B项,“骛”:追求。“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4.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归有光,明代古文家,世称震川先生。《项脊轩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文章善于通过家庭生活小事和平凡场景来寄托自己的深情。
B.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通晓音律,善诗文,能诗画。《虞美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达的是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C. 杜牧,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与李贺并称为“小李杜”。他的代表作《阿房宫赋》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
D. 苏洵,北宋散文家,擅长政论,笔力雄健。他与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古代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小李杜”是指杜牧、李商隐。
5.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族庖岁更刀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 亡骑两骑耳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D. 技经肯綮之未尝 齐人未尝赂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推断的能力。考生应结合实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语境来辨析。A项“族”,前一个是形容词,“一般的”;后一个是动词,“族灭”。 C项“亡”,前一个是动词,“丧亡,使……亡”;后一个是动词,“灭亡”。D项“尝”,前一个是动词,“尝试”;后一个是副词,“曾经”。B项都作副词,“才”。
6.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 汉军乃觉之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二、名篇名句默写。
7. 补全空缺处的名句。
(1)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2)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3)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