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两篇》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1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1 22:11: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1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9960字。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
  祖 国
  七子之歌——香港
  闻一多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我的中国心
  黄霑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周婷、杨兴:《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署名作者。《别了,“不列颠尼亚”》选自《通讯名作100篇》。周婷、杨兴,实际上是新华社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位记者的合称。这四个人是这篇课文的创作者。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
  罗森塔尔(1922~2006),美国著名记者。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国籍。他在纽约市立学院上学时就是校报通讯员。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获普利策国际新闻奖。自1977年起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为巩固该报在美国新闻业中的重要地位立下了功劳。1986年卸任后,他又成为一名专栏作家,为美国各大报纸撰稿,直到2004年才搁笔。
  1.《别了,“不列颠尼亚”》
  屈辱的历史
  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英国两次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在这两个条约中,香港和九龙被迫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又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99年,从而侵占了整个香港地区。历经150年的沧桑曲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归这一天。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这是一个对中华民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离开了祖国一个半世纪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四位新华社记者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这篇佳作。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 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面积达40万平方千米。由于有数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该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千米,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1947年7月2日,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殉难者纪念馆。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见证这段历史,每年有数十万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界人士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