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00字。
《西地平线上》教案
2005-11-08 蒋燕强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审美体验表达能力,包括确定重点景物描写对象,突出景物的特征的能力,恰当安排文章线索、结构的能力,语言锤炼和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感知、领悟、鉴赏、表达、发现、创新。
2. 探究与活动,亲近大自然。
3. 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信息、综合分析、提炼观点、评价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
品位和评价文本表述自然美的语言艺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先欣赏3幅图片(多媒体打出3幅关于落日的图片,每幅停留20秒左右),然后问学生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是落日。
我们学生每天都是早起晚睡,早晨5:30左右就在教室读书朗朗了,此时一轮红日却在东方伴着朗朗书声冉冉升起;每天傍晚,太阳又在同学们的笔与纸的摩擦声中默默坠落西天。大自然每天都给我们展示最雄伟的风景,可是我们却错过了,幸好,我们的作家高建群给我们描绘了西北的一番落日景象,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西地平线上》。
二、作者简介
用课件打出高建群的照片和他的创作情况。
三、展示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体悟文章在表现自然美上的特色,培养我们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2、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特征。
3、通过赏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四、重申预习任务
1、 熟读课文。
找出3次落日的景象,并分3小组讨论3次落日,第四小组讨论联想,找出联想,并分析这些联想的作用。每个同学写些感受,从落日的场面,审美,语言等方面入手。每一小组分4小组交流,推荐出一人,交课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