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练习<br>
高二语文(第三单元)<br>
命题者:刘春玲 2004年11月<br>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br>
一、基础知识<br>
(一)<br>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br>
脚著( )谢公屐 呕哑嘲哳( ) <br>
羽扇纶( )巾 一尊还酹( )江月 <br>
红藕香残玉簟( )秋 渚( )清沙白鸟飞回<br>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br>
A.秋暝 暄闹 寒喧 鹧鸪 B.沙渚 沧海 浣沙 惘然 <br>
C.雨霁 鬓毛 斑白 水乳交溶 D.含蓄 萧索 吟咏 俊逸 <br>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br>
A.随意春芳歇(芳:花) <br>
B.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br>
C.锦官城外柏森森(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br>
D.谁令骑马客京华(客:作动词,在……作客) <br>
4、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3分)<br>
A.熊咆龙吟殷岩泉 B.栗深林兮惊层巅<br>
C.可烧而走也 D.外连衡而斗诸侯<br>
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3分)<br>
A.千载谁堪伯仲间 B.山围故国周遭在 <br>
C.沧海月明珠有泪 D.犹及清明可到家 <br>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3分)<br>
A.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近体诗根据每首诗诗句的多少,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律诗限定为八句,绝句限定为四句,按字数律诗分为“七律”和“五律”,绝句也分为“五绝”和“七绝”。 <br>
B.杜甫、白居易等人,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乐府”体制,自立新题,创作的诗称为“新乐府”,如“三吏”“三别”等。 <br>
C.唐初有“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杜甫评其作品为“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 <br>
D.晚唐杜牧、李商隐,有“小李杜”之称。杜牧,号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李商隐,字义山,号玉奚谷 生,其爱情诗成就尤高,如《无题》诗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