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每日一题(上学期期末复习,25份)
- 资源简介:
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
2017年12月25日+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一)-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12月26日+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12月27日+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12月28日+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四)-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12月29日+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五)-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12月30日+周末培优-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12月31日+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0日+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1日+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四)-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2日+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五)-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3日+周末培优-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4日+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5日+文言文阅读专题(一)-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6日+文言文阅读专题(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7日+文言文阅读专题(三)-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8日+文言文阅读专题(四)-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9日+文言文阅读专题(五)-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20日+周末培优-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3日+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4日+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四)-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5日+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五)-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6日+周末培优-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7日+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8日+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一)-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9日+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12月25日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之言,不仅对个人自然生命的健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个人道德生命的提升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君子三戒”涉及人性中最常见的方面:人性好色、好斗、贪得。何谓色?含义一,“色”主要指面部表情,怒色、和颜悦色都属此类,也可引申为表面上;含义二,“色”指美色,尤其是女性美色。也可理解为专指夫妇一伦,为夫者能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斗”指争斗,战斗。孔子所说的斗,主要是指人壮年时血气方刚,好胜心正盛,容易好勇斗狠,人们的意气之争也包括其中。“得”指取得,获得,此处意指贪得。贪,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都是贪得的对象。既表现为对既得的唯恐丧失,也表现为对未得贪取。
孔子将人生大体分为少、壮、老三个阶段,所谈“君子三戒”是从血气出发,但并未止于自然生命层面。孔子之后的注疏透显出“君子三戒”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孔子从血气出发所谈的“君子三戒”,指向了从人的自然生命向道德生命的提升,关注人对色、斗、得的节制及对礼法、习俗等社会规范的遵守和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正因为人性好色、好斗、贪得,所以孔子提醒人们要有所戒惧,为此,人们需具有拘束性道德,在诱惑面前克制自身,不能悖理违法,丧失人格,失落道德,失去本心。由此,人们才有可能超越血气的役使走向道德修养的提升,进而挺立道德主体、扩充道德生命。
“君子三戒”为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智慧,当代中国官员如何戒“色”?第一,修身养性,涵养拘束性道德。第二,修身齐家,弘扬夫妻忠贞美德。如何戒“斗”?第一,弘扬“掣矩之道”,处理好上下级、平级、同级行政官员之间的关系。第二,“正名” ,官员明确自己的职权职责,在其位谋其政,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有助于避免争权夺利。第三,提倡君子之争。在竞争、竞岗、竞职时,尊重社会规范、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以礼来化解恶性竞争或争斗,营造和谐良性的竞争氛围。如何戒“得”?第一,不受不义之货财。第二,理解义利关系的三重境界,有助于官员拒贪自主性的提高。最低的一重境界是“以利为利”,就是说为官的目的是唯利是图。第二重境界是“以义为利”,就是说为官者确实有为己谋福的目的,但他是通过行善举,为百姓服务而达到自己利益。第三重境界是“以义为义”,即纯粹为行善而行善的境界,纯粹为百姓服务而为官,惟其如此才能心安。
“好色、嗜斗、贪得”的最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官员唯有涵养自己的拘束性道德,提高面对色、斗、得的道德持守能力,方能获得君子坦荡荡、君子不忧不惧的幸福。尤其是在今天,官员内心对制度的敬畏,对色、斗、得的戒惧,应该成为反腐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也正因此,“君子三戒”及与此相关的道德修养应该成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文化资源。
(《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三戒”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的启示》节选)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主张戒色、戒斗、戒得,也从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和从血气特点不同揭示三戒思想的依据。
B.孔子所谈三戒思想既对个人自然生命的健康意义重大,又对个人道德生命的提升以及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C.“君子三戒”针对人性的通常弱点而论,其中的人性好色重要一层意思指人们对女性美色的喜好,即人们厚于女性美色。
D.“得”主要指贪得。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表现为对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未得对象的贪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所谈“君子三戒”从血气出发,但并未止于自然生命层面,而是显出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
B.人们要超越血气的役使走向道德修养的提升,就要对好色、好斗、贪得有所戒惧,就需要在诱惑面前克制自身。
C.“君子三戒”为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智慧,如修身齐家、掣矩之道、正名、君子之争、以义为义等。
D.借鉴君子之争戒官员之斗,是指在职场竞争中,尊重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以礼来化解恶性竞争或争斗,营造和谐良性的竞争氛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所谈的“君子三戒”,从人的自然生命向道德生命提升,既关注人对色、斗、得的节制,又关注对社会规范的遵守以及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
B.“正名”之法有利于戒官员之斗,官员明确自己的职权职责,在其位谋其政,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有助于避免争权夺利。
C.理解义利关系的三重境界来戒“得”,意在否定唯利是图,而培养“以义为利”之风,进而崇尚“以义为义”的最高境界。
D.“好色、嗜斗、贪得”的最终结果都是事与愿违,官员对制度的敬畏,对色、斗、得的戒惧,是今天反腐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
【参考答案】
1.D
2.A
3.D
【试题分析】
在动力”中选择性、可能性表述成绝对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浪潮中,土地问题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
2017年12月27日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三)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②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③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④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⑤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⑥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 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减)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郁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参考答案】
1.C
2.B
3.D
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再看其他段落,可分析出本文重点是讨论“性格元素模糊性”,把这些信息综合考虑,就可以得出本文的主旨是在谈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从选项设置来看,AB两个选项本身有错误,A项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属于偷换概念,而B项“多向”应为“双向”,也属于偷换概念,比较好排除;D项不全面,显然不可以看作是主旨。
3.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D项,“‘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不当。《祝福》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性格元素的模糊性”并不缺失。本题重点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首先要吃透原文,明确文本中所谈到的“性格模糊性”的内涵,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逐一衡量选项所列现象,得出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应在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
……
2018年1月20日 周末培优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韦放,字元直,车骑将军睿之子。初为齐晋安王宁朔迎主簿,高祖临雍州,又召为主簿。放身长七尺七寸,腰带八围,容貌甚伟。天监元年,为盱眙太守,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迁镇右始兴王谘议参军,以父忧去职。服阕,袭封永昌县侯,出为轻车南平王长史、襄阳太守。转假节、明威将军、竟陵太守。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六年,大举北伐,以放为贞威将军,与胡龙牙会曹仲宗进军。
普通八年,高祖遣兼领军曹仲宗等攻涡阳,又以放为明威将军,帅师会之。魏大将费穆帅众奄至,放军营未立,麾下止有二百余人。放从弟洵骁果有勇力,一军所仗,放令洵单骑击刺,屡折魏军,洵马亦被伤不能进,放胄又三贯流矢。众皆失色,请放突去。放厉声叱之曰:“今日唯有死耳。”乃免胄下马,据胡床处分。于是士皆殊死战,莫不一当 百。魏军遂退,放逐北至涡阳。魏又遣常山王元昭、大将军李奖、乞佛宝、费穆等众五万来援,放率所督将陈度、赵伯超等夹击,大破之。涡阳城主王纬以城降。放乃登城,简出降口四千二百人,器仗充牣;又遣降人三十,分报李奖、费穆等。魏人弃诸营垒,一时奔溃,众军乘之,斩获略尽。擒穆弟超,并王纬送于京师。中大通二年,徙督北徐州诸军事、北徐州刺史,增封四百户,持节、将军如故。在镇三年,卒,时年五十九。
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其后各产男女,未及成长而率亡,遗嗣孤弱,放常赡恤之。及为北徐州,时有势族请姻者,放曰:“吾不失信于故友。”乃以息岐娶率女,又以女适率子,时称放能笃旧。
(选自《梁书•韦放传》
1.对本文中出现的古代文化现象,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节,指假(通“借”)以符节,持节。是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当这个臣子临时任务完成后,这个节将会被收回。
B.免胄,指脱下头盔。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也可以指决死。
C.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增加。
D.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古代诗文中的“床”多指“胡床”,而不是指我们现在的睡觉的床。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
B.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
C.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
D.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放指挥士兵乘胜追击,几乎杀伤、俘获全部敌人,生擒了费超,并和王纬一起把费超押送京师。
B.魏大将费穆率兵来犯时,韦放部下只有二百多人。他率领士兵殊死奋战,以一当百,大败魏军。
C.韦放在担任明威将军、竟陵太守时,所管辖的郡政通人和,当地的吏民都称赞他。
D.虽然张率去世了,韦放依然履行了先前两家定下的婚约,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迁镇右始兴王谘议参军,以父忧去职。服阕,袭封永昌县侯。
(2)其后各产男女,未及成长而率亡,遗嗣孤弱,放常赡恤之。
(3)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衰后人也。
【参考答案】
1.C
2.B
3.A
4.(1)升迁担任镇右将军始兴王谘议参军,因父亲去世离职,守孝期满(服丧期满),承袭先代的封爵担任永昌县侯。
(2)后来各生男女,但未等孩子长大成人,张率就死去了,留下的孩子势孤力弱,韦放常接济抚恤他们。
(3)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那些贿赂秦国的国家而败亡。失去了强力的支撑,不能独自与(秦国)抗衡。
(4)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是多么衰败啊!
(5)秦朝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而后代的人哀叹他们;后代的人哀叹他们而不引以为鉴,也会使更后代的人又哀叹后代的人了。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2016级第五次双周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胡濙,字源洁,武进人。生而发白,弥月乃黑。建文二年举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迁户科都给事中。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