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颂》内容赏析
- 资源简介:
约2390字。
《西风颂》内容赏析
先附上雪莱原注:
这首诗构思在佛罗伦萨附近阿诺河畔的一片树林里,主要部分也在那里写成。那一天,孕育着一场暴风雨的暖和而令人振奋的大风集合着常常倾泻下滂沱秋雨的云霭。不出我所料,雨从日落下起狂风暴雨里夹带着冰雹,并且伴有阿尔卑斯山南地区所特有的气势宏伟的电闪雷鸣。
第三节结尾处所提到的那种现象,植物学家是十分熟悉的。海洋、河流和湖泊底部的水生植物,和陆地的植物一样,对季节的变化有相同的反应,因而也受到这种变化的风的影响。
本诗作者雪莱为19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虽然其生命只有短短30载,但他却像是文坛上一颗炫丽的流星,在世间乃至今日,其留存下来的诗歌作品,仍散发着独属于他的光芒。而在其作品中,《西风颂》绝对称得上是巅峰之作了。
接下来对本首诗进行解读。
西风作为本首诗的中心意向,被作者赋予了想象的翅膀。随着西风的飞扬,无论是感情还是立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而西风那种狂野不羁、肆意破坏的力量,可能正是雪莱所追寻的生命的本来力量,也正是他对于受禁锢的生命的强烈反抗。
全诗第一段,主要意象是西风和树林中的残叶,描绘了西风横扫林中残叶并且传播生命的种子的景象。此处,暗喻和象征的写作手法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作者将“西风”比作“秋之实体的气息”,即大自然中不可战胜、所向披靡的存在。而又将“春风”比作“阳春蔚蓝的姐妹”,又显得柔和。接着,诗人用“残叶”来象征英国的反动阶级,用“疫疠摧残的落叶无数”来描绘了反动阶级所处的垂死状态。在作者的笔下,西风是“不羁的精灵”,它既“破坏”着,又“保护”着。狂野的西风喻指着革命的力量,它在摧毁一切陈旧、腐朽的事物的同时,也在孕育着一切有着生机和活力的新事物。全诗开篇便体现了西风奔腾的气势,它技能摧毁旧世界,又能创造新世界。此处也给予了作者的对未来的期望。
全诗第二段,雪莱进一步运用了天空中的云、雨和电等意象来描绘了西风在长空中的磅礴气势。那“雨和电的天使”,正用尽全力呼风唤雨。此处,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西风的磅礴气势,同时也比喻了西风带来了革命风暴。诗人用“天空和海洋交错缠结的柯枝”来喻指天空中较为固定的云层。在最后一个双行偶句中,“黑色的雨、火、冰雹”的迸发,突显了西风强大的破坏力。这点正好照应了第一段中的“破坏”:西风将会带来雷鸣、闪电、急雨、冰雹。在这段中,作者将视角从地面转向了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