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2060字,有答案解析。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说明:
本卷共五大题,21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一、名篇名句默写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漫江碧透,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诗经•氓》
(3)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4)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5)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涉江采芙蓉》
(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歌行》
(7)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
(8)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兰亭集序》
(9)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10)有志矣,不随以止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答案】 (1). 百舸争流 (2). 乘彼垝垣 (3).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4).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5).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6).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7).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8).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9).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10).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二、选择题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踱步(duó) 狡黠(xié) 屏弃(bǐnɡ) 悬崖勒马(lēi)
B. 瞥见(piē) 笨拙(zhuō) 澄澈(chénɡ) 矫枉过正(jiǎo)
C. 憎恶(zènɡ) 抽搐(chù) 薄礼(báo) 伤痕累累(lěi)
D. 刨刀(páo) 眩晕(xuàn) 充塞(sè) 耳濡目染(rú)
【答案】B
【解析】略
3. 下列文学常识和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第一本漫画册由丰子恺出版,他还出版了《缘缘堂随笔》等散文集。其散文情感真诚蕴藉、笔法自然洒脱,形式灵活多样,能于平凡琐细处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
B. 《埃菲尔铁塔沉思》一文由登临铁塔“所见”,触发作者的“沉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作者沉浸在自己的感受和思索中,铁塔仿佛只是触发作者“沉思”的契机和媒介。
C. 汪曾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上颇有成就,他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葡萄月令》用月令体的结构,记叙了葡萄生长的过程和果园里的劳作,文章充满喜悦之情。
D. 茅盾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腐蚀》,中篇小说《蚀》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短篇小说《邻家铺子》。他捐资成立的“茅盾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蚀》三部曲为《幻灭》《动摇》《追求》。
4.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元年”不是年号纪年法。中国从秦始皇起开始有年号,如《游褒禅山记》中的“至和元年”、《琵琶行》中的“元和十年”都是年号纪年法。
B. “路”是中国古代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称。在宋代时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
C. “古人幼时命名,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
礼貌和尊敬。
D. “仁宗”为庙号。庙号源于商朝,古代帝王死后,据其生平事迹,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从汉武帝开始有年号。
5.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女排在第一局中大比分输球,随后就展开了排山倒海般的进攻,压得对方喘不过气来,最终逆转对手,获得了比赛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