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8200字。
高三语文元旦月考
本试卷分第 Ⅰ卷(选择题)和第 Ⅱ卷两部分。共 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欧昌建 审核人:高传松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陌路 茉莉 冷漠 沐浴 秣马厉兵
B.吞噬 嗜好 对峙 侍候 舐犊情深
C.情谊 后裔 臆断 对弈 自怨自艾
D.旌旗 粳米 菁华 荆棘 不胫而走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随着协议的签订,拉贝故居修善工作全面启动。房屋结构不变,保持原来风格。室外公园将灰复过去的模样,并在临广州路一侧安放拉贝雕像,在院落四周围墙上展示拉贝和安全区工作人员的照片及简介。
B.12月3日上午9点,苏宁电器十五周年庆典月启动仪式浓重举行,苏宁电器四大终端员工代表、供应商代表、消费者代表组成了不同方阵,共五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C.每天,人们都会看到新的研究成果,比较各国之间从互联网普及率到通货膨涨率在内的所有差异。所有这些研究都有利于各国相互借鉴得失成败的经验教训。
D.教育部要求建立违纪考生记录档案。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违纪考生记录上报教育部,汇总后反馈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及招生单位。
3.下面句中画横线处应填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按照有关规定, 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符合《教师法》规定学历条件的中国公民(含2004年大专 大专以上毕业生), 可报名申请教师资格。
A.只要 和 都 B.凡 及 均
C.凡 和 都 D.只要 及 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众多的学生中,他很不起眼,也不是班委成员,然而地理老师对他另眼相看,无论是组织课堂讨论,还是安排课外活动总是第一个叫他。
B.这次六方会谈,朝鲜始终坚持朝、美双边会谈,拒绝日、韩的参加,而美国则始终拒绝同朝鲜进行单独会谈,双方僵持不下,一度箭在弦上。
C.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都受控于美国高通公司的专利,唯有LAS-CDMA系统能独辟蹊径,不但不受控制反而更优越。
D.交易厅内全没有股市风云变幻莫测、全神贯注、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最近发生的美国慈善组织捐献“医疗垃圾”的事件,公众经国内媒体披露后引起了高度关注。记者在美国也对这个事件进行了一些调查和采访,却发现其中的背景并不那么简单。
B.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C.普罗特斯食品工业公司已研发出一种能够从动物瘦肉中提取蛋白质的技术,把被提取出的蛋白质覆盖在鸡块、鱼条以及其他食物的外表,可以防止过多的油透过面包屑或面糊渗透进去。
D.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已经吃过转基因食品了。”你可能不相信。但事实上,我们吃的豆油很多是由美国的转基因大豆提炼的,我们平时喝的啤酒所用的菌种(酵母)也很有可能经过基因改良。所以,不知不觉之中,转基因食品已经在我们体内穿肠而过了。
其实如今人类享用的任何一种生物,或多或少都已经经过“基因修整”。但是,过去的千百年来,人们是通过自然基因突变来选择具有某种特定基因、特定性状的生物体,而现在的转基因技术则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改变基因结构。
利用这种技术开发出来的食品,产量高、营养丰富、抗菌能力强。但是这种技术创造出来的新型遗传基因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清除的所谓遗传基因污染,最终祸害人类自身。
一般在市面上出售的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健康并没有威胁,因为大部分此类食品只是改变了食品的营养结构,例如提高蛋白质含量。真正从人类的利益出发开发的转基因食品对我们是有益的。
当然,这只是就短期而言。如果以一百万年为思考范围,人会不会因为吃了营养结构改变的食品而引起生理结构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对人类又有怎样的意义?以“蝴蝶效应”为类比:纽约一只蝴蝶颤动翅膀,就有可能引起大洋彼岸的一场大风暴。恐龙的灭绝也有可能仅仅是因为它的主要食品中一条基因的改变。
“应该在转基因食品上贴标签,不仅仅出于安全的考虑。”专家说,“如果消费者吃了转基因食品,至少应该让他知情。消费者有选择的权利。”
转基因食品的优势在于产量高、营养丰富,对于面临资源危机的人类,尤其是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而且常规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改变食品营养结构的可能性远远不及生物技术。可以说21世纪惟一有可能解决粮食问题的就是生物技术。
但是如果从整个人类的发展来看,转基因食品未必是我们的福祉。整个生物界都是优胜劣汰进化而来的,转基因食品利用的技术却不一定符合进化论原则,也许会破坏几十亿年以来的生态平衡。从进化论角度看,生态平衡中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有可能在进化的尺度上放大成足以毁灭物种的大风暴。
20世纪以来除了核技术之外,转基因是最有争议的科学技术之一。它是人类埋下的自我毁灭的定时百万年的炸弹?抑或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海滩上享受日光浴的同时体内就自动生成了营养素?希望是后者。相信随着人类对基因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存的问题会逐步解决。
6.对“转基因”“基因修整”“遗传基因污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转基因”指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改变基因结构。
B.“基因修整”指通过自然基因突变来选择具有某种特定基因、特定性状的生物体。
C.“遗传基因污染”指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改变基因结构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有害影响。
D.“转基因”是“基因修整”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可能造成“遗传基因污染”。
7.与“纽约一只蝴蝶颤动翅膀,就有可能引起大洋彼岸的一场大风暴”一句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人可能会因为吃了营养结构改变的食品而引起生理结构的改变。
B.恐龙的灭绝有可能仅仅是因为它的主要食品中一条基因的改变。
C.生态平衡中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有可能在进化的的尺度上放大成足以毁灭物种的大风暴。
D.在不久的将来,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