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8200字。
2005-2006年度高三四校联谊语文月考试卷
2005.12.23
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淅沥 清晰 白皙 一张一翕 不值一哂
B.阡陌 寂寞 蓦然 秣马厉兵 脉脉含情
C.契合 跻身 羁绊 激浊扬清 缉拿归案
D.舷窗 漩涡 旋转 炫耀武力 弦外之音
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三天的时间里,把栏目标志、片头改过来又改回去,这在央视的历史上是决无仅有的。
B、音乐界、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好儿歌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C、如果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引进几个人才也是杯水车薪,无计于事。
D、这一带山清水秀,没有任何污染,是人们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不但应该对媒体 宣传的所谓畅销书多作冷静的分析,相反,对一些看似冷门的美学和哲学书,倒应添购一些。
②要想彻底解决足球比赛中执法不公的“黑哨问题”,就必须 产生这一现象的土壤。
③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许多人耳熟能详,至于他与东南大学的一段 却知者甚少。
A、大肆 根除 因缘 B、大事 铲除 因缘
C、大肆 铲除 姻缘 D、大事 根除 姻缘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老师的教育和鼓励,使他信心大增,他从此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经过大半年的奋战,终于如愿以偿。
B.科技组正在研究看不见的频段,如波长较长的红外线、无线电波、波长很短的紫外线、X光、波长更更短的丁射线等。
C.一代英主唐太宗,看问题有些辩证法,是他高人一筹的地方。他曾以水喻人民群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渔民夏氏兄弟和周星弛等“大腕”一起走进央视《艺术人生》,并在现场为全国电视观众高歌一曲苍凉遒劲的渔歌号子。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因小事发生争执,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平心静气地解决,根本没必要对簿公堂。
B.我们一方面要坐而论道,加强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C.两组建筑,铁黑与雪白的对比,壮美与精巧的映衬,异常强烈,游人无不叹为观止。
D.对他人的先进经验,要虚心学习,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服务。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而且,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和谐的产物。
B.不论是褒是贬,都市的兴起和膨胀都称得上是一种奇迹,特别是在它经过了几十年的停滞甚至萎缩以后。
C.一些假劣及偷减养分的复合肥,由于成本低,成为不少经销商争相推销的对象;对于产品质量好、利润较小和正规厂家的复合肥却冷眼相待。
D.今年海南省财政投入1.56亿元,在全国率先实行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
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