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原则,控好三个度——让议论文有“据”可依可用
- 资源简介:
约3820字。
把握三原则,控好三个度
——让议论文有“据”可依可用
韩玉涛
议论文只做到立意准确新颖还不够,必须内容充实丰盈才算好文章。要做到内容充实关键在于两点:一是选取典型、充足、新颖的高品质素材,二是学会恰当地使用论据材料。
下面结合这则作文材料,谈一谈确定立意角度后如何来选择与使用论据:
某权威报社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0.6%的受访者觉得现在学生写作文“撒谎”的情况多。比如一名初中生写妈妈替自己补书包,而事实上,她的书包总是还没有破就换新的了。再比如一名高中生写端午节的故事,写姥姥总在端午节那天做香袋送给家人。而据了解,她姥姥的家乡根本没有这个习俗。受访者对学生写“撒谎”作文这一现象发表了看法。有人认为这一现象反映出一些问题,引人反思。有人认为“撒谎”作文无可厚非,应对其持包容态度。
请根据材料内涵,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然后作文。
比如我们根据上述材料的内涵选定一个角度,立意为:“撒谎”作文该休矣,作文应以生活为泉,以心声为言。然后就按照如下“三原则”、“三个度”选材用材,以达到内容充实、说服力强之目的。
一、论据的选择把握好三原则——准确、典型、新颖
1、论据要准确,经得起推敲
论据是支持中心论点的,一定要准确可靠,经得起推敲,既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虚构编造,否则会严重影响中心论点的可信度。因此,论据的选择务求精益求精,惟其如此方能去伪存真。
例: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有真情的文章才有生命力。在众多的古代散文佳作中,抒发至情至真的感人之作,莫过于两“表”一“祭”。古人云:“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三篇文章虽所出时代不同,但叙写之事皆源于真实的生活,所发之感皆来自内心的真情。正因为这种情动于衷的文字最能触动读者心灵深处柔软的一角,才历经千年、流传百代,让人百读不厌,读一次哭一次。
这里所选的论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绝非那些道听途说而未加证实的材料,或是未经仔细斟酌信手拈来的材料,所以它能够准确、有效地证明中心论点,很有说服力。
2、论据要典型,具有代表性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因此论据越典型,越具有代表性,就越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以一当十的作用,论点才更能站稳脚。
比如我们为了阐明观点“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真情的文章才有生命力”,如果选择那些众所周知的名人名事做论据,例如选取杜甫穷困留“诗史”、曹雪芹潦倒著“红楼”等事例,就更符合材料典型的要求。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如果能精心选择那些最具代表性、最能凸现中心论点的材料进行论证就能令人信服。
3、论据要新颖,富有时代感
如果论据都是些尽人皆知的“陈谷子、烂芝麻”,文章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