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同步练习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修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5/16 22:39: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780字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4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斫轮(zhuó)  曝晒(bào)   遂心(suì)    毛遂自荐(suì)
  B.缣素(jiān)    荟萃(cuì)   蜩腹(tiáo)   兔起鹘落(hú)
  C.畴昔(chóu)    筼筜(yún)   诸君(zhū)    亲厚无间(jiàn)
  D.箨龙(tuò)     偃竹(yǎn)   笔砚(yàn)    蹑手蹑脚(ni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B.发函得诗                     发:发现
  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妄:荒谬
  D.苏子辩矣                     辩:能说会道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然:这样
  B.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C.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          少:数量不多
  D.苏子辩矣                      辩:能说会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与可厌之                            士大夫传之
  B.投诸地而骂                          言举斯心加诸彼身
  C.吾将以为袜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D.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深追先帝遗诏
  5.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剑:像剑出鞘一样
  B.余因而实之          实:形容词用作动词,证实
  C.南取汉中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D.一狼洞其中          洞:洞口
  6.下列关于苏轼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仁宗嘉祐年间考中进士。
  B.苏轼是个文艺全才,诗、散文、词、书法、绘画都有成就。
  C.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
  D.他的词开“豪放”一宗,并最终将豪放词的创作推上了巅峰。
  7.课文中的以下词语能体现艺术创作规律的有(  )
  A.胸有成竹      B.庖丁解牛
  C.心手相应  D.轮扁斫轮
  8.下列省略句补充不当的一项是(  )
  A.以(之)为口实      B.吾将以(之)为袜
  C.投(之)诸地而骂曰  D.《筼筜谷》(为)其一也
  9.将下面的一句话,扩展成70字左右的语段,使其更加丰富、形象。
  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
  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