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晚春》《逢入京使》重点题型整理
- 资源简介:
约2800个字。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晚春》《逢入京使》重点题型整理
河北省衡水市第九中学李妹然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1、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
答:“幽篁”指清幽的竹林。“长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2、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答: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能体现诗人心境的词语有哪些?
答: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词语:独坐、弹琴、长啸。
4、月夜竹林的幽静,以“弹琴复长啸”反衬。
6、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
答:独坐、弹琴、长啸。
7、诗歌后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景象?
答:写出了夜深人寂、竹林幽静、诗人与明月相伴的景象。
8、(2016长沙模拟)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例: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9、“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
答:“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
1、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4分)
答:①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1分);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1分)②游子思乡之苦。(2分)
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亲怀乡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