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00字。
如何把握阅读材料中代词指代的内容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汪启洲
课时总第课时 课型
训练目的:如何把握阅读材料中代词指代的内容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 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时间 教学过程
一、 【阅读材料】导向:
1、【阅读材料1】
有意境的艺术形象,必须是独创的艺术形象,▲它①能给读者带来一种新鲜、独特的美感。如王国维所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境界。……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了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言。”这种独特性既来自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有来自对外部世界的独特发现,▲它②体现着作家充分发展的个性的个体意识,因而绝不会与别人雷同。陶渊明笔下的意境常常离不开菊,▲它③是作者恬淡自然的胸襟的外化;李白笔下的意境往往是酒,它是作者化胸中块垒为不平之气的催化剂;苏轼笔下的意境,常常带月,表现出作者对理想世界的憧憬与追求;陆游笔下的意境时时有梅,显示着作者品格的高傲与纯洁。个人各式的意境各不相同,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的朦胧,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雄阔,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悲慨,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缠绵等等。
意境是作家对自我、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创造,但是这种创造不是靠镂金错采,刻意雕琢得来的,更不能有丝毫的虚假和做作,▲这是在内容的真实和形式的自然二者结合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独特创造。王国维在强调“真景物,真感情”的同时,提出意境的描写必须做到“不隔”。所谓“不隔”,就是真切自然,如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写登楼所见和登楼者的心情十分真实,语言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所创造的意境深刻而独特,可谓千古绝唱。
【阅读材料2】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个领域,甚至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训练题目】
认真阅读材料,指出加▲的代词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1、“它①”是指 。
2、“它②”是指 。
3、“它③”是指 。
4、“这”是指 。
5、指出加▲的代词“这样”和“这”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2、揭示目标:
①如何把握阅读材料中代词指代的内容
二、 【解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