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用语》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约8960字。
《中国民俗文化》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五单元《礼貌词语》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秦王想,就是杀了蔺相如,________也得不到和氏璧,不如趁机好好地对待他算了。
②他这样冷淡地对待客人,_________有些不礼貌吧,我看还是等他冷静下来再说。
③不管情况发生什么变化,我们_________坚决履行合同的义务,不能中途违约。
A.始终 难免 也要 B.终究 难免 也能
C.终究 未免 也要 D.始终 未免 也能
答案:C
解析: ①“终究”是“终归、最后还是”的意思,与句中“就是……也……”搭配协调;“始终”表示自始至终,不能用来修饰“得不到”。②“未免”表示“实在是,不能不说是”的意思;“难免”是“不容易避免,免不了”的意思。③“不管”只能与“也要”相搭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快捷 消谴 符号 档次 B.消废 营销 赠送 僻静
C.频烦 障碍 提倡 浪漫 D.显露 炫耀 礼貌 按照
答案:D
解析: A项,谴—遣;B项,废—费;C项,烦—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驱除小儿病痛,为了祛除患儿家属的苦恼,她积极引进新技术治疗小儿肺炎等疾病,疗效显著。
B.法制可以存在于任何历史类型的国家,而法治是作为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产物,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
C.对于积极的、进步的东西,我们要推波助澜,大力支持;对于消极的、落后的东西,我们要大加挞伐、严厉批判。
D.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活动中需要提倡,其它活动中也需要提倡。
答案:B
解析: A两个词都有“除去”之意。“祛除”是指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思想等。一般
指除去抽象的“驱除”则是指用力量赶走,除掉。这里两者应互换。B“法治”是指依据法律治理国家;“法制”是指相关的法令制度。如“实行法治”,“健全法制”。C推波助澜: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这里感情色彩不妥。D与人为善: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原指赞助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往往误解为“和他人友好相处”。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就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的。
B.令媛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答案:D
解析:准确地掌握一些常用称谓所指对象,解题并不困难。如A“家母”是在与人谈话时对自己母亲的称谓;B中“令媛”是与人谈话时,对对方女儿的称谓(对于受话人表尊敬);C项中“令尊”则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以上,ABC加横线词,分别与“您”、“我们”矛盾。D项中“令郎”是对对方儿子的称谓,与“您”一致。正确选项为D项。
5.运用谦语和敬词表示礼貌是常见的一种做法。下面使用谦语和敬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和我初中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惠存着。
B.您寄来的产品使用说明书,有几处我看不明白,特去信垂询。
C.(编辑先生:)承蒙赐教,不胜感谢,谨颂教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