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20个字。
《科学24小时》教学设计
高青县花沟初中 纪红娟
[设计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的简单传授,更应注重学生精神空间的锻造,关注学生的精神空间。本课设计力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时间,丰富、扩展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教育。
当然,语文毕竟是语文,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其中包含的语文因素,尤其是对语言的品味与学习。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1、掌握课文涉及的有关知识
2、培养快速阅读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3、品味语言,加强字词句的积累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有关时间的人生哲理的思考,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珍爱自己和他人的“24小时”。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有关时间的人生哲理的思考,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进一步品味文章语言,感悟科普小品文既具科学性、知识性又具文学性、趣味性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题目中“科学”的含义
2、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谚语、故事等
3、教师准备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文章、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列宁、爱因斯坦等伟人的谆谆告诫给予我们很多启发。如何把握时间去珍爱生命,争取人生一个又一个成功呢?学习《科学24小时》这篇文章,也会使我们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二、朗读课文
1、借助注释、词典,理解并读一读、写一写下列词语:
钦佩 咆哮 晨曦 妩媚 屏息聆听 普照寰宇 谆谆诱导 追腐逐臭 震天撼地 斤斤计较
2、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三、整体感知
1、通过快速默读,把握文章主要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2、小组讨论,梳理文章脉络
“ 24小时”的由来(1-3)
(一)“科学24小时”的相关知识{ “ 24小时”的规律、特点(4-6)
过渡(7)
享乐主义消磨时间,拜金主义亵渎时间(8)
(二)“科学24小时”的相关哲理思考{ 英雄主义者珍爱时间,无私奉献者珍惜时间(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