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80字)
题的三个维度、两个方面及一个关键
1.审题的三个维度
审题,是在面对试题本文正确的回答“都可以写什么”及“我该写什么”和“我写什么最好”的问题。
审题的第一个维度是要以文本本身出发,考虑“都可以写什么”的问题。譬如以“吃饭”为话题,我们会想到吃饱了才能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做事,于是就会想到诸如“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的科学性”等等。但由于粗心,有些同学往往写成《论暴食暴饮》《说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就偏题了。甚至写成《从吃酒谈起》《说说吸毒》,这就完全脱题了。
但是,若仅仅只要从文本出发,就会写成不联系实际、毫无感情的“书斋作文”。按照某些同学的写法,就可能写成这样:吃饭,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吧→古今中外,大人小孩都要吃饭→司马迁吃饭,才能写成《史记》,爱因斯坦吃饭,才能发明相对论→所以,人要吃饭。
审题的第二个维度是要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考虑“我该写什么。”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决了吃饭问题,若再写《各级政府都要下大力气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虽符合题意但却无的放矢了。联系实际,是社会生活的实际。实际,又主要指“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吃不饱”的问题,有如下的题目可写:《我国的贫困山区仍然要重视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国际社会要关注贫穷国家人民的吃饭问题》——但是,陕西绝大部分农民主要要解决的,已经不是吃不饱而是苹果卖不出去的问题,全国绝大部分农民要解决的是在农闲时到城市打工挣钱的问题。其他在“吃饭”上存在的问题如“吃要讲究营养”“不能因减肥而挨饿”“要提高精神食品店粮的质量”“吃的文化也宜于中西合璧”等等,都该写成文章。只有联系了“实际”,文章才能如白居易所说“合为时而著”。联系实际确定的题目、写成的作文,才是鲜活的、生动的——如同草丛中一蹦三尺高的蟋蟀,而不是像“书斋作文”那样,只能是冰冷的木板上被钉死的标本。
要能较好地联系实际,平时就要热爱生活,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而且阅读的视野要尽可能宽广。目前有不少同学埋头做题,写什么话题,都只能联系“比如做题吧”“比如我们班上×××”“比如我们学校的车牌收费”——顶多再骂几句贪官或呼吁几声环保……这种状况,很难与高考作文试题对话。
审题的第三个维度是要从自己的情感记忆和思想积累出发,考虑写什么最能激起读者的冲动和感情。话题作文给作者的拟题,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只是考虑为“分”作文,就难有冲动和感情。只有在符合了题意要求的前提下,不再考虑“得分”,而是尽量表现自己(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感情),题目、文章就会像人一样,有了精、气、神。
一般同学,往往在审题时忘掉第二、第三个维度。
只有从三个维度过综合考虑,才有可能写出一类(包括满分)作文。
2.审题的两个方面
不少同学怕审题出错,或愈“审”愈胆小,或“文”虽对“题”但写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真知灼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