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阶段综合测评(2份)
- 资源简介:
2份。
阶段综合测评(一)
(一~五单元)
(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知者动,仁者静 动:活跃
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克服
C.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著:显露
D.若住此间,有人害汝 住:停留
【解析】 B项,克:能够。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B.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C.见君子而后厌然 使之然也
D.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
【解析】 A项,介词,把/介词,因;B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D项,连词,表转折。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B.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C.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D.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
【解析】 A项,及其,古义:等到他;今义:连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后者和前者是从属关系。C项,绝学,古义:抛弃学问;今义:失传的或高明独到的学问。D项,烈士,古义:刚烈之士;今义:为正义的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况史之为务
A.所以事君也
B.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C.提弥明死之
D.而身处尧舜之安
【解析】 史:名词作动词,写史。A项,事:名词作动词,侍奉。B项,诚:使动用法,使……诚。C项,死,为动用法,为……死。D项,安,形容词作名词,安稳的地位。
【答案】 A
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以知其然也
A.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B.天下莫柔弱于水
C.唤慧能堂内
D.何适而无有道邪
【解析】 D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判断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省略句。
【答案】 D
二、阅读鉴赏(45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10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阶段综合测评(二)
(六~十单元)
(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东坡之词旷 旷:旷达,超旷
B.欲别求书看 别:另外
C.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 虞:忧虑
D.要不失乎为我之诗 要:总之
【解析】 要:应当,必须。
【答案】 D
2.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若读之数过 随其所见,笔之于书
B.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 然纵不读书
C.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变而为院本 化而为鸟
【解析】 A项,“之”,均为代词。B项,“然”,均为连词,表转折。C项,“则”,连词,那么;副词,就是。D项,“为”,均为动词,成为。
【答案】 C
3.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B.大家之作
C.无虑百数十家
D.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
【解析】 A项,“树立”,古义:完成;今义:建立(多用于好的抽象的事情)。B项,“大家”,古义:有声望的大诗人、大词人;今义:人称代词,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C项,“无虑”,古义:大约;今义:没有忧虑。
【答案】 D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漆器不已,必金为之
A.离散天下之子女
B.圣贤教人
C.决定目之为经矣
D.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
【解析】 “金”,名词作状语,用金。A项,“离散”,使动用法,使……离散。B项,“圣贤”,形容词作名词,圣贤之人。C项,“目”,名词作动词,看。D项,“斧”,名词作状语,用斧子。
【答案】 D
5.下列各项中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B.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C.而不为古人所束缚
D.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解析】 A、B、C三项均为被动句。D项,为判断句。
【答案】 D
二、阅读鉴赏(45分)
(一)课内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10题。
《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由叔本华之说,悲剧之中又有三种之别: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运命者。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