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400字。
邹城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第1卷(选择题)答案全部涂在答题卡上。
3.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全部写在答案纸上。
4.考试结束后,考生只交“答题卡”和“答案纸”。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l。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滇池 缜密 慎重 颠沛流离 嗔目而视
B.榜样 毁谤 磅礴 依山傍水 滂沱大雨
c.昳丽 驿站 游弋 抑扬顿挫 自怨自艾
D.绯红 扉页 蜚语 雨雪霏霏 缠绵悱恻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信笺 两全齐美 一应俱全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B。晦涩 历尽沧桑 绵里藏针 事实胜于雄辨
C.题词 平心而论 仰人鼻息 众人拾柴火焰高
D。荟萃 开门楫盗 剑拔弩张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_______知识。
②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______经费近百万元。
③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_____没有难住它,______磨炼出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
A.增殖 节余 非但/反而 B.增殖 结余 不但/而且
c.增值 结余 不但/而且 D.增值 节余 非但/反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上了高中,英语课上老师只说英语,这让英语基础差的同学简直不知所云。
②国庆节的夜晚,空中各色礼花绽放,争奇斗艳;广场上欢歌笑语,歌舞升平,真是一
片欢乐的海洋。
③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名句的妙用和意境的营造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
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
④在此期间,克里的竞选机构还筹得了2800万美元,为其竞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
着克里的声势如日中天,其筹码自然也会成倍增加。
⑤在一些触景生情的场合,往事历历,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
的表现,那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心理冲力。
A.①②3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尽管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源于感情的亲疏,但公正的灵魂会时刻提醒你,让你警惕感
情陷阱的误区。
B.环顾四周,对外语能力的强调已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外语考试五花八门,而
语法的正确与否几乎变成了技术性苛求。
C、国际社会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
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道路。
D、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决定适时调整国债资金投向,加快禽流感防治设施建设,增强
医疗机构的收治能力,有效遏制疫情向农村蔓延。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武汉大学的吴天明教授在近日召开的一次大学语文研讨会上,提出了一连串的问
题,比如大学语文该教些什么?它同中学语文到底有什么区别?
B、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
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C、它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
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树上。
D、我们应当对历史感到敬畏:为什么要“敬”?因为吸取前人经验会得到宝贵的智慧;为什么要“畏”?因为重蹈前人覆辙要受到历史的惩罚。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lO题。
海啸,大海的“呼吸”
向池塘投入一块石头,可以产生一系列同心圆的涟漪.海啸就类似于这些涟漪,只
是产生海啸的不是石头而是具有更大能量的地理运动,如海底山体滑坡,‘海洋岛屿的塌
陷,火山爆发,地震等都有可能引起海啸.
到目前为止,引起海啸最常见的原因是海底地震。海底地震通常发生在消亡地带,
这里是新的板块产生、旧的板块消亡的地方。当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的边缘相互卡住
时,就会慢慢积聚能量。当两个板块互相分开后,由于能量突然释放就会造成海底断
裂,部分海底上升,部分海底下沉.海底地壳的强烈运动搅动了海水,使海面上涌起巨
大的波浪,海啸也就诞生了。2004年岁末,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洲板块的交接处由于相互
挤压,______引发了里氏9级地震,板块垂直位移达10米,将巨量海水排出海床,引起巨
大的搅动,将海浪推出数千千米,造成印度洋海岸8国超过17万人死亡。
在广阔的海洋里,海啸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50千米,几乎是喷气式飞机的速
度。但是当你从飞机的舷窗向下望去时,你根本就不可能把海啸和海风引起的海浪区分
开来。这是因为海啸波在深海远洋中传播时,尽管波动速度很快,但波高却不是很大,
一般只有几米,且每个波峰之间大约间隔数百千米。轮船上的旅客很害怕海啸经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