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同步训练
- 资源简介:
约4840字。
《说“木叶”》 同步训练
一、基础锤炼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皎皎(jiǎo) 冉冉(rǎn) 橘颂(jú) 不落于言筌(quán)
B.窸窣(suò) 歧路(qí) 桅杆(wéi) 亭皋木叶下(gāo)
C.迢远(tiáo) 漂泊(pó) 征戍(shù) 去涔阳兮极浦(cén)
D.寒砧(zhuàn) 陇首(lǒng) 疏朗(shū) 袅袅兮秋风(niǎ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传诵 橘颂 潇洒 箫箫落木
B.绵密 缠绵 酒盅 沽惑人心
C.噪音 浮燥 石碇 万应锭
D.翩翩 褊狭 灼热 灼灼其华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______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入口的名句
②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_______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③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_______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
A、洗炼 情境 创造 B、洗炼 情景 创造
C.精练 情景 创作 D、精练 情境 创作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
B.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D.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的文思最为迟钝,别人或日写万字,________,我只有羡慕的份儿,我自己便是一二千字的小文,也要费上两三天的工夫才写得成。
②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星云大师“一笔字”。所谓“一笔字”,就是一下笔、一蘸墨、________,无论笔画多寡,皆一笔而成。
③在阅读中,我日益锤炼了书面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虽不能“下笔千言,________”,但可“搜尽奇峰打草稿”,有了活水之源。
A.文不加点 一挥而就 倚马可待
B.一挥而就 倚马可待 文不加点
C.倚马可待 文不加点 一挥而就
D.倚马可待 文不加点 一挥而就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直以来,电视节目不仅承担着愉悦大众的功能,而且发挥着弘扬传统文化等使命与责任。
B.这档“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的节目播出后,引起了热烈反响。
C.近年来,越来越多文化类节目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