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2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21 19:34:0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00字。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结构的把握和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
教学设想:
  1、本文选取典型材料为论据,以严谨的结构论证论点的写作方法,层层推进,言简意赅,是议论文阅读训练的好教材,可以师生共同探究,教师设计几个问题作引导,只对重点、难点作适当讲授。
  2、本文是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悼词,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重要段落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章中蕴涵的强烈的情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单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情况,导入课题。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安葬于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的生前好友至交恩格斯在葬礼上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
  板书课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从题目中能否看出文章的体裁和表达方法?
      答案:从“讲话”二字知道是演讲词,演讲词以议论为主;从“马克思墓前”可以知道这是悼念马克思的悼词,所以有叙述和抒情。
二、从悼词的写作特点和写法入手,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1、向学生介绍悼词的写作特点和写法:
特点:针对性强,中心十分突出;感情真挚,语言通俗易懂;结构清晰。
写法:一般在开头扼要叙述死者逝世的经过,然后追述死者生前的经历和贡献,末了再一次向死者表示深切的哀悼。
2、简要划分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介绍马克思逝世的相关情况。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八自然段):介绍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其逝世所带来的损失和深远影响。
第三部分(第九自然段):再次表达对马克思的哀悼之情。
三、探究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指导朗读第一部分:要求体会文章用词的精确,深沉的哀悼情调。语速:低沉、缓慢。先由学生各自朗读,然后指名朗读,酌情指导。
1、  作者为什么要详细交待马克思逝世的时间?为什么要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
2、  作者写马克思的逝世,为什么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而不用“心脏停止跳动”“离开我们了”?
3、  体会“最”“还”等词的准确性。
“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中破折号的作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