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教案1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br>
散文的教学,不宜作太细的分析,鬼知道是作者多愁善感还是别有所指!应当以学生的诵读、理解、领会、感悟为主,教师只作简单的引导,点到为止即可。学生感悟到十分之一,也比老师面面俱到来的强。 <br>
<br>
教学过程 <br>
<br>
一.导语 <br>
1.问:“亭台楼阁”在古代往往是诗人抒发情感的地方,我们在初中学过哪些有关“亭台楼阁”的文章呢? <br>
<br>
《醉翁亭记》名句------ <br>
《登幽洲台歌》名句----- <br>
《岳阳楼记》名句------ <br>
写自己的小屋则有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其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齐背) <br>
<br>
2、同学们,假如你有足够的钱,你会把房子盖在哪里?你如何设计你的小屋? <br>
繁华的都市 <br>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br>
人迹罕至的桃花园 <br>
…… <br>
3、作者是不是有这样的一间小屋? <br>
<br>
学生的答案都不能轻易否定,因为文学作品只是现实的折射,而非百分百的描述,就象阿Q,你能说生活中没有阿Q这样的人?在很多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见阿Q的影子。但生活实际中确实又没有阿Q这样的人。 <br>
<br>
“空中楼阁”,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折射而出现的虚幻的楼台景物,后多比喻虚构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br>
理想中的生活地方。(海市蜃楼) <br>
<br>
文章题为《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可以指所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br>
学生基本上认为是作者理想中的小屋,可以引导学生与《桃花园记》联系起来。 <br>
<br>
好,不管现实中作者有没有这样的小屋,我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笔下小屋的位置与周围之景。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