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00字。
《想北平》实录
《想北平》是在无锡市教研室的组织下,面向全市的高中老师上的一堂示范课,在无锡市获得一等奖。
教学目标:在整体感知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品味课文的语言,进一步积累和掌握品味散文语言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品出课文语言特有的情感和风味,积累掌握品味语言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这些方法灵活地品味语言,品味时如何唤起学生的主体体验。
教学设想:1、根据单元训练目标(第三册第三单元)来确立本文的教学目标。
2、根据课外读物的特点,确立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3、本着让学生体验的原则,将背景知识对品味语言的作用放在课文的后半部分。
4、因为本文是抒情散文,教师的的课堂用语尽量要文学性强一些。
课堂流程
师:我们一起来背诵两句诗,我说前半句,大家接后半句,露从今夜白——
生(齐答):月使故乡明
师:举头望明月——
生(齐答):低头思故乡。
师:从古到今,人民对故乡总怀着特殊的想念,那么老舍是怎么想北平的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大约5-——6分钟)
老师板书:想:想念
师:通过朗读,我们也许可以发现本文直接点明题意的语句是?
生(一致而又非整齐地):“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师:我们一起来将这一语句细细品味一遍。
师:如何品味散文的语言呢?我们围绕着黑板上的提示一起来议一议。
品味语言:分析写法
抓关键词
朗读吟诵
联系背景
首先我们要注意语句中含有什么写法。写法含义很丰富。比方有表达方式;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有修辞手法;有其他手法。比如类比、比如用典故等;然后要注意寻找语句中的关键性词语;不仅要追实词,还要注意虚词;而朗读吟诵则要贯穿品味的始终。注意哪些词语要重读,并注意节奏和语气。
师:我们一起来品味“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句话。这句话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北平的想念与热爱。想念、挚爱得怎样?哪几个词特别关键呢?
师生共同:“落泪”。“真”。
师:“落泪”表明这种想念是含泪动情的想念;“真”,表明这种想念程度之深;“呀”,这一表感叹的词,增强了抒情意味。使想念之情,显得亲切动人。那我们又该如何将这一句话朗读出来呢?从节奏上,宜快些,快中有慢,“真想念北平呀”读得慢些,“落泪”与“真”重读。
我们按照刚才的分析来齐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