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5月八年级文理素质调研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15道小题,约4410字。
桐乡市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5月八年级文理素质调研语文试卷
(2016-5)
1.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相应汉字(4分)
春日的秧苗(yùn) _____ 育着农人的希望。收获的季节,丰收的人家踏实地享受着秋日的(kuì) _____ 赠,闲聊着春夏那些辛勤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间透着一种(qiè) _____ 意。而倦懒耕耘的人们则(àn) _____ 然神伤地敲打着生锈的犁耙,面对欠收,懊悔那些荒废的岁月。
2.古诗文填空(6分)
(1)《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2)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 , ”。
(3)李白《行路难》中象征诗人人生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3.名著阅读(3分)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 的作品。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 、进入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和 _把底部厚10米的冰层砸薄,用潜艇的重量压碎冰块,脱离困境。
4. 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1)急湍甚箭(胜过) (2)人不知而不愠(生气)
(3)赏赐百千强(有余) (4)自将磨洗认前朝(将要)
二、现代文阅读(16分)
古典之殇(节选)
王开岭
①每个词语本身,无不包藏着巨大的文化、民俗、生态、历史、生物学信息。那“蒹葭”“涟漪”“鹿鸣”“雎鸠”“鹤唳”“猿声”“虎啸”“莺啼”“青山”“白水”……不仅代表一种草本或动物,更指向一种生态文化、一种自然的繁蕤和物种的丰盛,包含丰富的美学含量和社会学信息。她让今人在欣赏一部美好的自然经典的同时,更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有一种对比、检验和校正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古典文学给我们矗起了一座纪念碑。她是丰碑,但更是殇碑!一座刻有灭绝物象的冰冷的青苔之碑!
②我不知道老师们在沉醉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当儿,有没有升起过一丝隐隐伤感和悲情?有没有把一份疼痛悄悄传递给台下的孩子?如果有,如果能把这粒“痛”种进孩子们的心里,那我要替我们的教育和家长感到庆幸,要为这位老师鼓掌——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因为在未来,这粒小小的“痛”或许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来……如果老师尚做不到这一点,如果那“忧郁”和“哀怨”率先闪现在孩子的眼神里,那老师也应立即醒悟,并亲切地鼓励这“忧郁”(千万不要施加“消极”“脆弱”之类的粗暴评语)。要知道,这“忧郁”是多么的美!她包含一种多么美好的生命看法和价值判断!
③我相信,携带这支“疫苗”的孩子,多少年后,当面对一片将被砍伐的森林、一条将被推土机铲平的古街时,当人们被囚禁在钢筋混凝土牢房里不能凝视明亮的星辰时,当人们被莫名的工业尘埃所吞噬时,至少一丝心痛和迟疑总是有的吧!这就有救了,最终阻止无知与粗鲁的,或许正是那一丝迟疑和心痛——而它的源头,或许正是当年的那一节课、那一支无声的“疫苗”!
④其实,又何止语文课!地理、音乐、美术、哲学、生物、历史……哪个不包含着丰饶的自然信息和生命审美?哪个不蕴藏着比僵硬的字根、词条、年代、人名、事件、“中心思想”更辽阔的人文资源和精神含量?关键看你能否感受到那些信息,并有力地展示和传递那些信息。
⑤这些细节和感受,这样的联想与发言,为什么没有进入我们的课堂?为什么不能种进孩子们的心里?难道不比空洞的广告宣传更感人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