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案3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20 9:42: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80字。

  《过秦论》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他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过秦”课本注释1,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这里是动词。
  二、概括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1)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叙史实
  (2)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析原因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三、讲读课文
  (一)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
  ②秦孝公的政治野心——统一天下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作状>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③基本国策(内立法度,务耕织,修<整治、修理>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成果(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秦之崛起----雄心勃勃----兴
  (二)诵读第2段。
  1、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
  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
  2、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