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16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18小题,约14080字。
河北省保定市2016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A卷)
语文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手工艺,即手工从事的技巧或艺术。中国手工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工匠们靠常年熟练的功夫,制作出各式各样的器物或艺术品。这些制品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饱含了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
民间手工艺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 在古代,民间手工艺品作为节令品,几乎一年四季随着人民的风俗活动而增添喜庆的气氛。
按照功用,剪纸、木版年画、面塑、彩塑、绢花、灯彩等置于案头、粘贴于墙壁或悬挂于室内,供人们欣赏;陶罐、彩印花布、蓝印花布、木雕糕点模子、竹编器皿等则属实用类;而宗教、祭祀用到的,主要有彩塑神佛像,纸扎人物、车马、楼阁等。按照行业,可分为雕塑(如木雕、砖雕、彩塑、面塑、吹糖人)、印染(如蓝印花布、蜡染)、刺绣(如香荷包、布老虎)、编织(如竹编、草编)、陶器、服饰以及木版年画、剪纸、风筝、皮影、木偶、绒制工艺品、绢花、灯彩、彩扎狮头、面具、民间玩具等。有些工艺一直流传到现在。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宫廷手工艺也是手工艺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皇家需要,当时最顶级的师傅被集中在一起。其生产机构规模庞大,工匠众多,工艺品更加精致,大都具有富丽华贵的风格,图案繁缛,彰显皇家气派。
手工艺生产主要靠世代的口口相传,大都传承有序,而且大多“传子不传女”,以防止技艺外传。在农村,编织、花边等手工艺,则因由妇女承担,而由母传女、世代相传。今天,这些旧的传承方式依旧存在,而一些相关企业和工艺院校的出现,使传承模式更加丰富,也更有活力。
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经济原因,使得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再穷其一生坚守老手艺。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和大机器生产的冲击,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作品渐渐消失,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与反思。
但是,仍有许多人默默守护着传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在温饱之后,有了对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日渐高涨。手工艺的创作和生产应该是一种作坊形式,它的最终表现形式是“艺术作品”而不是“批量产品”。手工艺作品饱含传统的信息,作品因手工原因而变得鲜活,工匠师傅的亲手操作使其具有艺术品味,制品具有唯一性等,都是手工艺受欢迎的原因,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继承与创新是永恒的命题,所谓传统是文化积淀的精华,所谓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整合与再创造。而遵循艺术规律的创新会被大家认可,积淀下来,形成“传统’’。所以传统是创新的传承,而有些创新的东西将逐渐会变成传统。让我们共同努力,把缺失的慢慢找回来。相信在浮躁的社会里,我们的内心都在渴望平静,渴望回归自然的和谐。相信民族手工艺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有关手工艺传承方式的一项是(3分)
A.手工艺是工匠们依靠手工制作器物或艺术品的技巧或艺术。其范围极广,技艺精湛,内涵深厚,有较长的渊源。
B.匠人们把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对美的理解融人自己的作品中,代代沉淀下来,各种样式的工艺品就有了独特的文化记忆。
C.中国手工艺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表达并承载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蕴含着民族情感和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
D.古代手工艺大都传承有序、口口相传,除一些由妇女承担的编织、花边等手工艺外,大都传子不传女,以防自家技艺传给外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民间手工艺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它们几乎一年四季伴随着古代人民的风俗活动,为之增添喜庆气氛。
B.民间手工艺品按功用可分为欣赏类、实用类、宗教祭祀类,按行业则可分为雕塑、印染、编织、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周勃卒,文帝感其功,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后元六年,匈奴大入边,亚夫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入。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上至,又不得入,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可得而犯邪?”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孝景三年,吴、楚反。以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日:“楚兵剩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