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学案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9/14 22:43: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80+2740+2310字。

  课题:《诗经》两首(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记住《诗经》的有关常识,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理解诗歌的含义。
  2、反复朗读,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3、体验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情操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含义,品味诗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2、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比兴手法的运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90页内容,阅读《随堂训练》67页内容,对《诗经》概念、体例、表现手法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它有哪些别名?你从《随堂训练》上还了解到它的哪些知识?
  诗经六艺:“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诗经》的“六义”。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现代:“赋”就是直接叙事、刻画和抒情;“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起头,即先说别的事物,以引出诗人要说的事物。
  诗经章法: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六经
  风骚:《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实主义各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风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
  2、完成《随堂训练》67-68页字词梳理1-6题
  二、问题导学
  1、从《诗经》开始,民间情歌成为诗经的重要载体,《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奔放,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请回忆初中时学过的《关雎》
  ……
  课题:《诗经》两首(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 ,把握课文内容及对比的手法。
  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验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情操。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理解诗歌的含义。能记住《诗经》的有关常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
  分析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比兴手法的运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91页内容,阅读《随堂训练》67页内容,对《诗经》概念、体例、表现手法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氓(     )   淇(      )  愆(     )期    将(     )子无怒
  垝垣(    )   载笑载(       )言     尔卜(    )尔筮(     )
  淇水汤汤(     )  夙(     )兴夜寐      渐(      )车帷裳
  咥(      )   徂(      )    靡(      )   隰(      )则有泮(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氓之蚩蚩      蚩:通“媸”,笑嘻嘻的样子。
  (2)、将子无怒       无:通“毋”,不要。
  ……
  课题:诗经两首(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 ,把握课文内容及对比的手法。
  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验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情操。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理解诗歌的含义。能记住《诗经》的有关常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
  分析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比兴手法的运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91页内容,阅读《随堂训练》67页内容,对《诗经》概念、体例、表现手法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
  1、学成语识文言:(解释成语意思)
  (1)毫厘不爽:丝毫差错也没有。形容非常准确。
  屡试不爽:多次验证都准确无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