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1-4导学与探究、测试与反馈合集(打包42套)
- 资源简介:
【2015年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专题1-4导学与探究、测试与反馈合集(打包42套)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发现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老王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老王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离骚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离骚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品质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品质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五人墓碑记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五人墓碑记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指南录后序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指南录后序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拿来主义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拿来主义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鸿门宴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鸿门宴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秋水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秋水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烛之武退秦师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烛之武退秦师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谏太宗十思疏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谏太宗十思疏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长江三峡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长江三峡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发现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肖邦故园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肖邦故园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祖国山川颂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祖国山川颂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文本11 老 王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字音辨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塌败( ) ②取缔( ) ③镶嵌( )
④伛( ) ⑤翳( ) ⑥骷髅( )
⑦攥( ) ⑧滞笨( ) ⑨愧怍( )
(2)给多音字注音
①悄悄 悄然 ②散步 散文
③打倒 倒出来 ④数不完 数量 数见不鲜
⑤强笑 强大 倔强 ⑥新鲜 寡廉鲜耻
2.辨形组词
①蹬 登 凳 ②螺 摞 撂 ③僻 癖
④塌 蹋 踏 ⑤凑 揍 辏 ⑥缔 谛 蒂
⑦僵 缰 疆 ⑧伛 妪 佝 ⑨攥 篡 纂
⑩歉 谦 赚 ○11怍 诈 柞 祚
3.词语释义
①塌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扶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愧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荒僻•荒芜
都有“荒凉”的意思。“荒僻”侧重指自然环境荒凉偏僻;“荒芜”侧重指田地等因无人管理而荒废。
例句:①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报名去了________的山区。
②战争使田地________,百姓流离失所。
(2)熟识•熟习
“熟识”指对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熟习”着重指掌握得熟练。
例句:①我们俩早就很__________。
②他对这门技术非常__________。
(3)撤销•取缔•取消
同为动词,都含有废除、去掉的意思。“撤销”多指用命令撤掉,有时表示撤回、取消。对象常是机构、单位、职务、决议、命令、处分、制度、意见等。多用于上级对下级。“取缔”是强行除掉,用权力、法令禁止和限制。一般用于政府对不合法的言论、活动、书刊等。“取消”泛指废除、去掉,不一定是通过命令,也不一定是强制的,也不限于上级对下级。色彩不如“
……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老王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
(分值:6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田螺 一摞 缧绁 骡马
B.伛着 怄气 枢纽 讴歌
C.愧怍 诈骗 咋舌 爆炸
D.镶嵌 攘除 叫嚷 瓜瓤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肿胀 塌败 取谛 直僵僵
B.骷髅 扶病 嗓子 夜盲症
C.滞笨 包裹 愧怍 登三轮
D.侮辱 抱谦 编纂 一层翳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______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②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______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③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______生活。
④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______他的谢意。
A.反正 大概 保持 领悟
B.总之 大约 维持 领受
C.反正 大概 维持 领受
D.总之 大约 保持 领悟
4.对下列各句的描写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肖像描写)
B.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肖像描写)
C.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D.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语言描写)
二、文本阅读(20分)
阅读《老王》全文,回答5~8题。
5.本文材料琐碎,但经过作者的精心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请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的?(6分)
答:
……
文本12 离骚(节选)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字音辨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苗裔( ) ②朕( ) ③孟陬( )
④揆( ) ⑤肇锡( ) ⑥扈( )
⑦辟芷( ) ⑧纫( ) ⑨搴阰( )
(2)给多音字注音
①宿莽 一宿 星宿 ②又重之以修能 加重
③朝搴阰之木兰兮 朝拜 ④此度 揣度
2.辨形组词
①摄 慑 镊 蹑 ②陬 诹 趣 ③揆 睽 葵 暌
④纫 轫 韧 ⑤搴 骞 蹇 ⑥阰 纰 毗
⑦揽 缆 榄 ⑧骋 俜 娉 聘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朕皇考曰伯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重之以修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汩余若将不及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恐年岁之不吾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日月忽其不淹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句填空
①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整体感知
1.实词
(1)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肇锡余以嘉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扈江离与辟芷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来吾道夫先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之义
①纫秋兰以为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春与秋其代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日月忽其不淹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度皇览揆余初度兮: 何不改此度:
(4)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①名余曰正则兮:
……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离骚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
(分值:6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苗裔(yì) 伯庸(yōnɡ)
朕皇考(zhèng) 孟陬(zōu)
B.摄提(shè) 庚寅(yín)
皇揽揆(kuí) 肇(zào)锡(cì)
C.辟芷(zhǐ) 初度(dù)
扈江离(hù) 宿莽(sù)
D.弃秽(huì) 骐骥(jì)
朝搴(qiān)阰(pí) 驰骋(pìn)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帝高阳之苗裔兮 苗裔:后代子孙。苗,草之茎叶;裔,衣裾之末
②朕皇考曰伯庸 朕:先秦人自称,“我”
B.①摄提贞于孟陬兮 孟陬:夏历正月。孟,四季的第一个月。陬,正月
②肇锡余以嘉名 肇:始
C.①字余曰灵均 灵:好,善
②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既:已经
D.①扈江离与辟芷兮 扈:随从
②纫秋兰以为佩 纫:联缀、贯穿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恐美人之迟暮 B.乘骐骥以驰骋兮
C.惟草木之零落兮 D.恐年岁之不吾与
4.下列句子类型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文本10 品 质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字音辨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鬈曲( ) ②双颊( ) ③赊账( )
④沁人心脾( ) ⑤趿拉( ) ⑥蹙眉( )
⑦时髦( ) ⑧褶皱( ) ⑨喃喃( )
⑩诧异( )
(2)给多音字注音
①似乎 似的 ②模糊 模样 ③薄板 厚薄 薄荷
2.辨形组词
①橱 厨 蹰 ②褐 谒 竭 ③鬈 蜷
④皱 绉 ⑤僵 缰 疆 ⑥趿 圾
⑦趾 址 祉 ⑧蹙 蹩 ⑨撇 弊 蔽
⑩褶 熠
3.词语释义
①不可思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平气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窥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垄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莫名其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标记•标志
标记:标志;记号。多指具体的事物。标志:①名词,表明特征的记号;②动词,表明其种特征。范围较广,具体的、抽象的事物均可。
例句:①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__________,网络成瘾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②不用担心启动游戏时搞混淆。XBM界面上的游戏图标
……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品质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
(分值:6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鬈曲(quán) 座落 趿拉(tā) 细瘦多筋
B.蹙眉(chù) 时髦(máo) 皱纹 莫名其妙
C.赊账(shē) 模糊(mó) 僵硬 沁人脾胃
D.双颊(jiá) 褶绉(zhě) 撇开 长筒马靴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座店房有某种________安静的特色,门面上没有注明任何为王室服务的标记,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曼姓氏的“格斯拉兄弟”的招牌。
②这时,我就继续坐在木椅上休息,________皮革的香味。
③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荒唐起来________于赊账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他决不赊格斯拉兄弟俩的账。
④你这样批评他,________有点过分。再找机会和他谈谈,别让他有思想包袱。
A.朴素 欣赏 以致 难免
B.朴实 观赏 以至 未免
C.朴素 欣赏 以至 未免
D.朴实 观赏 以致 难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理喻。
B.如果有人拖欠他几双——比如说——两双以上靴子的价款,竟心安理得地确信自己还是他的主顾,所以走进他的店铺,把自己的脚伸到那蓝色铁架眼
……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五人墓碑记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
(分值:6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蓼洲(liǎo) 阉(yān)
废祠(sì) 旌其所为(jīnɡ)
B.皦皦(jiǎo) 湮没(yān)
十有一月(yòu) 户牖之下(yǒu)
C.赀财(zī) 缇骑(tí)
溷藩(huàn) 暴于朝廷(bào)
D.逡巡(qūn) 投缳(huán)
佯狂(yánɡ) 赠谥褒美(y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除:治、整理
B.以旌其所为 旌:表扬
C.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先:榜样、楷模
D.佯狂不知所之者 之:结构助词,“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具有借代义的一项是( )
A.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D.缇骑按剑而前
E.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4.找出与“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
文本9 五人墓碑记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字音辨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蓼州( ) ②逆阉( ) ③湮没( )
④皦皦( ) ⑤丙寅( ) ⑥赀财( )
⑦缇骑( ) ⑧抶( ) ⑨溷藩( )
⑩傫然( ) ○11詈之( ) ○12矫诏( )
○13逡巡( ) ○14猝发( ) ○15投缳( )
○16佯狂( ) ○17谥( ) ○18户牖( )
○19冏卿( )
(2)给多音字注音
①周公之被逮 逮捕 ②暴于朝廷 暴烈
2.辨形组词
①蓼 寥 廖 ②皦 檄 缴 ③缳 寰 鬟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亦盛矣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亦已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为之声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则噪而相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且矫诏纷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投缳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旦抵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视五人之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斯固百世之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句填空
①安能屈豪杰之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亦以明死生之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整体感知
1.实词
(1)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敛赀财以送其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之义
……
文本8 指南录后序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字音辨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缙绅( ) ②纾祸( ) ③觇北( )
④翌日( ) ⑤遽轻吾国( ) ⑥羁縻( )
⑦自度( ) ⑧诟虏帅( ) ⑨二阃( )
⑩巡徼( ) ○11捕系( ) ○12邂逅( )
○13层见错出( ) ○14毗陵( ) ○15余僇( )
○16愧怍( )
(2)给多音字注音
①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十骑 数见不鲜 ②分当引决 分数
2.辨形组词
①徼 缴 檄 ②毗 纰 ③僇 戮 缪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莫知计所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北邀当国者相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翌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诡踪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竟使遇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如高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句填空
①穷饿无聊,追购又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