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课堂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6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2/31 11:49: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诗三首
├─专题07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测)-2014-2015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测(原卷版).doc
│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测(解析版).doc
├─专题07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讲)-2014-2015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讲(原卷版).doc
│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讲(解析版).doc
└─专题07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练)-2014-2015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练(原卷版).doc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练(解析版).doc

  (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
  1.(15届广东揭阳、潮州金山中学暑期联考) 为了使您生活的这座美丽的城市更加富强、文明、和谐,学校、公交车站邀请你一起参与共同建设文明城市的活动,请为以下两个场所各写一则宣传语。要求:①突出所选场合特点;②语言生动且有鼓动性;③不能抄袭。 (10分)
  学校:                                                                  
  公交车站:                                                              
  2.(15届江西南昌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介绍画面内容,揭示其中寓意。(10分)
  要求:(1)第一段介绍画面内容;第二段揭示寓意,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开头,写出你对漫画的感想;(2)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3)不少于200字。
  【答案】示例:画面分左、中、右三个部分组成。左边是一位老人跌坐在地上,头上起了个大包,他伸手向路人求援道:“扶我一把!”中间是一个小伙子,双手插在兜里,很鄙夷地走过去。右边有一只标明“诚信危机”的大手拉着小伙子的左手,右上角还有一句话:“小心,别讹上你!”(5分)
  很明显,这幅漫画是针砭世风的。当“扶老人被讹”这样的新闻一次次进入我们视野时,我们不禁要问,面对诚信有危机、道德受冷漠、善举被质疑、良心遭践踏的社会现实,我们该奉行怎样的处事原则?(5分)
  【解析】
  ……
  【本节要点】
  1.诗歌多元化的理解。
  2.诗歌深层次的解读。
  【教学过程】
  ☆课堂探讨☆
  要点一:诗歌多元化的理解。
  【探究活动】
  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请说一说理由。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对诗歌的多元化的解读的问题,这样的题目一般就文章的标题、主旨、人物等环节中的某个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让答题人选择其中的一种结合文章进行解读,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在诗歌中找到支撑自己的观点的依据即可。
  【讨论明确】
  同意第一种说法,抒情主人公是男性。“还顾”者就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由此可见,本诗是男子在说话,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他的心爱的女子,“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只是他。本诗全为实写,写他采花送花望乡思人。
  同意第一种说法,抒情主人公是男性。但前四句是他想象家乡的情人在采莲,并思念他的情景;后四句则是他自己在想心事。故前虚写,后实写。
  同意第二种说法,抒情主人公是女性。“还顾”者就是“所思”者,不是“涉江”者,说话的人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心想自己在采芳草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那位“所思”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起“长路漫浩浩”欲归不得之叹。这样说有两点理由,第一:“远道”与“旧乡”是对立的,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说话的人应该是女子,而全诗的情调也是“闺怨”的情调。其次,把“还顾”接“所思”,作为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像,见出女子对于男子的爱情有极深的信任,这样就衬出下文“同心”两个字不是空话,而“忧伤”的也就不仅是女子一个人。照这样解释,诗的意味就比较深刻些。
  【课堂提升】
  (15届湖北宜昌东方高中高三8月起点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尽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
  ……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芙蓉(rónɡ)     鼓瑟(sè)          皎洁(jiǎo)
  度阡(qiān)    参差(cēncī)      樊(pān)笼
  B.子衿(jīn)    暧暧(ài)         呦呦(yōu)
  遗(wèi)谁    札札(zhá )     兰泽(zé)
  C.阡陌(mò)    笙瑟(shēngsè)   三匝(zā)
  吹笙(shēnɡ)     吐哺(pǔ)          脉脉 (mò)
  D.可掇(duō)    机杼(shū )     譬(bì)如
  守拙(zhuō)    参差(cēncī)     羁(jī)鸟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同心而离居(指感情深厚)    契阔(久别重逢)谈讌,心念旧恩
  B.但为君故(但是)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拾取,采取)
  C.桃李罗堂前(罗列)          越陌度阡(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D.暧暧远人村(昏暗,模糊)    枉用相存(枉驾)  绕树三匝(周、圈)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B.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
  D.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4.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误落尘网中  B.开荒南野际
  C.蚓无爪牙之利  D.狗吠深巷中
  5.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B.汝岂得自由
  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