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浦东新区普高期中联考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1/7 10:13: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7小题,约8930字。

  2014学年第一学期浦东新区普高期中联考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要流行不要脑残
  阿达
  ①一首没有歌词的“神曲”《忐忑》突然蹿红,令人始料不及,包括龚琳娜本身。顺理成章,遵循一般商业逻辑,打铁要趁热,获利要趁红,龚琳娜遂与其夫老锣顺势而为乘风破浪,一鼓作气连作几首新“神曲”,什么《法海你不懂爱》啦,《金箍棒》啦,用反复循环的歌词加简单的肢体语言,让人进入催眠状态而“自愿学唱”。哪怕你觉得不胜其扰,但由于神曲具有“自动开启循环模式”的功能,你终因挥之不去而被迫“洗耳”。“洗耳”之后就是“洗脑”——人的本能会让你变得“脑残”:哦,既然神曲只是想让咱们过过嘴瘾,那就不妨练练嘴皮子,“俺老孙住花果山,寻得宝贝如意金箍棒巴嘎棒巴嘎棒巴嘎咦嘎棒……”好,一场“全民洗脑”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②对于“神曲”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从中看到“音乐家的底蕴”,有人从中发现“流行的奥秘”。作为一种艺术尝试,无论优缺点如何,其存在的合理性毋庸置疑。但是当龚琳娜夫妇在“新民歌”道路上从“至雅”转型到“至俗”之后,如果我们不加分析地追捧它,明知其“脑残”依然乐颠颠去消费它,那么,这难道是民族音乐乃至民族文化的“正途”吗?因“脑残体”而激发的流行,让全民浸淫在充满感官刺激的庸俗文化中娱乐至死,这是喜剧还是悲剧?
  ③流行不等于庸俗,这是毫无疑问的。经典也会流行,或者是曾经的流行。           
  。
  ④解剖“神曲”,不是为了质疑龚琳娜夫妇,而是为了反思隐藏其后的文化生态和俗众心理。为什么“脑残体”极易赢得拥趸?为什么会“越脑残越流行”?当这种现象出现时,是趁机“发脑残财”,还是优化“脑残体”,使之增添文化含量,找到流行文化的密码,打造优秀的流行文化,这是我们所要关心的。
  ⑤事实上,“脑残体”的神曲也并非所向披靡,一灵百灵。与有一定艺术含量的《忐忑》相比,龚琳娜后来的新神曲并没有那么火爆和受追捧,当你想用恶俗讨好观众时,其实低估了观众的智商。你把观众想象成一群弱智,故意降低难度,刻意迎合,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炼成神曲,有偶然因素和运气因素,如想回回得手,只能适度开发“脑残”因素,用之过度,就会品位下滑,最后的效果南辕北辙。
  ⑥要流行不要脑残。为优秀的“流行”建立标杆,这是大家共同的意愿和责任。当流行借助脑残,不分青红皂白泥沙俱下时,不妨记住专家的告诫:转基因的食品千万慎食!
  (节选自《上海采风》)
  1.第①段加点处“‘全民洗脑’运动”在文中具体指的是              。(2分)
  2.第②段中加点的“脑残体”在百度百科中解释为“火星文”,即对汉字的一种扭曲的书写形式;请你根据本文的内容,重新给“脑残体”下一个定义。(2分)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③段划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龚琳娜夫妇用“精英”的身段和疑似“草根”的做派经营“艺术杂耍”,其动机究竟是启蒙还是愚弄,是先锋还是媚俗,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
  ②但如果只是出于商业目的,发现“脑残体”的媚俗功能好生了得而用足其力,这样的推波助澜,人们也能心领神会。
  ③但流行的东西有优劣之分,流行感冒就令人避而远之。
  ④假如他们真的是启蒙者,创作的曲目真的是先锋艺术,人们即便一时不太懂,也会感知创作者的心血而肃然起敬。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4.下列和文章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对“神曲”的评价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作为一种艺术尝试,存在即合理,因此,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人们追捧它,消费它,其实是毋庸置疑的。
  B.从神曲《忐忑》的突然蹿红,到后来的新神曲不再那么火爆和受追捧,说明观众并非弱智,作品也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含量和艺术品位。
  C.对龚琳娜夫妇的质疑和批判,以及对“神曲”的解剖,实质上是对隐藏其后的文化生态和俗众心理的深刻反思。
  D.“转基因的食品千万慎食”,以此来类比流行的艺术作品未必都是优秀的,也要慎重对待。
  5.联系全文,分析第⑤段的作用。(3分)
  6.作者称《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等新“神曲”为“脑残体”,并提出了“要流行不要脑残”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请结合实例表达你的观点。(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9分)
  地铁中的乐手
  冯骥才
  ①倘若到了纽约,想听听音乐,内行的人一准会带你去麦哈顿岛南端那些小咖啡馆。几个黑人,两三件亮闪闪的铜管乐器,一架老掉牙的立式白钢琴,再加上一杯苦味的浓咖啡,就可以领略到地道又醇厚的美国黑人的爵士乐了。
  ②那么到了巴黎想听听当地特色的音乐呢?更好办,不用任何人做向导,去买张地铁票到里边东南西北地转一转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