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8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7/10 19:53: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小题,约5260字。

  江苏省连云港2014年中考试题
  语文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一、积累•运用(30分)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
  (1)子曰:“  ▲  ,不亦君子乎?”    (《论语》)
  (2)吴楚东南坼,  ▲  。    (杜甫《登岳阳楼》)
  (3)  ▲  ,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4)故曰,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  ▲  。    (曹操《龟虽寿》)
  (6)日出而林霏开,  ▲  。    (  ▲  《醉翁亭记》)
  (7)浊酒一杯家万里,  ▲  。    (范仲淹《渔家傲》)
  (8)  ▲  ,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汉书》)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豆蔻”“束发”是古代特定年龄的别称,“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
  B.鲁迅的《孔乙己》、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骆驼祥子》、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都是小说,它们都是以主人公名字来命名的。
  C.成语“无人问津”“一鼓作气”“三顾茅庐”分别出自《桃花源记》《曹刿论战》《出师表》。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作品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9分)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点横撇捺呈现精妙组合;美在声韵,抑扬平仄传递音律和谐;美在意蕴,  ▲  。如今,以“书写的文明传承,民族的未雨绸móu(  ▲  )”为活动宗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刮起了“最眩民族风”。在“201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江苏站的比赛中,连云港市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力拔头chóu(  ▲  )。7月,我们将在央视黄金时段的“201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看到我市选手的
  精采表现。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4)在提笔忘字现象渐趋严重的当下,你觉得举办“汉字听写大会”有什么意义?(3分)
  4.名著阅读题。(8分)
  (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踏上取经之路后,曾几度返回花果山,请选择其中一次简要叙述经过。(4分)
  (2)“当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在荒岛生活的28年里,鲁滨逊无时不在实践这句格言,请举出鲁滨逊以具体行动来改变自己生存状况的两个例子。(4分)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6分)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即上林苑,古代宫苑名。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景象。(3分)
  6.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3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