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字。
丹青能令丑者妍——谈阿Q形象的塑造
王建军
关键词:典型形象 审美价值 化丑为美 精神胜利法
1921年12月4日鲁迅在《晨报副刊》连载《阿Q正传》,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讨论,后来一直余音未绝,鲁迅对《阿Q正传》的创作是在边催边写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他的创作计划中是早已有了阿Q的形象,只是一时没有合适的机会来把他写出来。《阿Q正传》的写作是鲁迅思想的自然流露。他对于“国民性”的揭示也是从客观角度出发的;是一种长期酝酿的结晶。用鲁迅自己的话说:“阿Q的影像,在我的心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但我一向毫无写他出来的意思,经过这一提,忽然想起来了,晚上便写了一点,就是第一章序。”①可见鲁迅对《阿Q正传》的写作是积淀了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作品,而且在分析作品中的阿Q形象时,让读者体会到两重人格的意义,所以分析阿Q 形象时“如果仅仅根据外表长相来看,是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来的。因此写人的小说,必须写出人物内心的奥秘,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人物写活,写出他的真实面貌”②
1、在阿Q形象塑造中作者成功的运用了化丑为美的加强办法,以丑为背景,用来增强美的光辉,最终肯定了阿Q形象的美学意义,唤起了人们对美的追求,由此更加厌恶阿Q形象所体现出来的丑。
1、1阿Q形象是一个丑的典型形象,鲁迅成功的揭示了这位典型人物的内心奥秘,使许多读者阅读之后感到惊讶,鲁迅是这样说:“我记得当《阿Q正传》一段一段陆续发表的时候,有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恐怕以后要骂到他的头上。并且有一位朋友,当我面说‘昨日《阿Q正传》上某一段仿佛就是骂自己’。因此便猜疑《阿Q正传》是某人作的,何以呢?因为只有某人知道他这一段私事------从此疑神疑鬼,凡是《阿Q正传》中所骂的都以为就是他的隐私,凡是与登载的《阿Q正传》的的报社有关系的投稿人,都不免做了他所认为《阿Q正传》的作者的嫌疑犯了!等到他打听出来《阿Q正传》的作者名姓的时候,他才知道他和作者素不相识,因此才恍然自悟,逢人声明说不是骂他。”③鲁迅对阿Q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