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死水》<br>
一、重点难点分析<br>
1.第四节为全诗的重点,对全诗内容进行总汇。“这里断不是美的存在”是对“死水”本质上的批判;“让给丑恶来开垦”是对前面“死水’加速腐朽种种情景的总括;“造出个什么世界”是对旧中国的诅咒,集中表达了他的愤激之情。 <br>
2.反讽手法。即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诗中加速“死水”的腐烂后出现了一些“奇怪”景象,铜锈成了“翡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死水”酿出“绿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 了歌声”……这些怪异现象,正是作者对死水一样的现实社会的无情嘲笑和讽刺。好像一个丑人却戴上美丽的花,涂脂抹粉,扭捏作态,嗲声嗲气,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如死了做个“鬼”再生。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粉饰太平种种伎俩的揭露。<br>
二、表现手法解说<br>
1、艺术构思独具匠心。不说变“丑”为“美”,而说让“丑”更“丑”,“丑”至灭亡,再造新“美”,从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激之情和对新社会的热望。<br>
2、反讽手法。<br>
3、具有音律美。当时闻一多等人倡导“现代格律诗”,要求每行字数一样,音步也一样,如第1、2句,“我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读起来自有一种整齐的音律美。 <br>
三、提问<br>
1. 依据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说说“死水”象征了什么?<br>
2.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三个部分。 <br>
3.“死水”的形象有两层,一是其本来面目,二是添加脏物后更加腐烂的面目,请在书上作出标志。<br>
4.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br>
5.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br>
6.“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br>
7.“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br>
8.“反讽”手法在诗歌中的第二、三、四节中得到了具体表现,请画出有关词句。<br>
9.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br>
<br>
参考答案 <br>
1.“死水”象征了当时腐烂的旧中国。<br>
2.略 <br>
3.一是1、2两句,二是3-12句。<br>
4.愤激之情。希望它“丑’上加“丑”,加速灭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