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道题,约8000字)
2005年全国高校招生考试试卷
语 文 试 题
(孙明理校对,改正了原件中105处错字、错标点)
一、(18分,每小题3分)
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娴熟(xián) 辗转(niǎn) 踽踽独行(yǔ) 信手拈来(niān)
B.惬意(xiá) 延宕(dàng) 通衢广陌(mò) 掎角之势(qǐ)
C.膏腴(yú) 围歼(qiān) 矢志不渝(yù) 斐然成章(fěi)
D.拓本(tà ) 饯别(jiàn) 鸠形鹄面(hú) 并行不悖(bèi)
【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福祉 梗概 耳提面命 钟灵毓秀
B.箴言 幅射 蜂拥而上 博闻强识
C.摄取 颓唐 金壁辉煌 夙兴夜寐
D.恪守 荧屏 厚积薄发 异曲同功
【A】
3.依次填入下列各旬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未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合理调整利益关系,不断协调利益矛盾,科学
利益群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
②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成果会有不同的评价,但是在众多的评价中,我们通常特别 该成果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行为的评价。
③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 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A.调整 关注 纵然 B.整合 关心 纵然
C.整合 关注 固然 D.调整 关心 固然
【C】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走进白云观,庄致和见那道人骨瘦如柴,仿佛大病初愈的模样,却又目光如电,炯炯有神,心中不免暗暗吃惊。
B.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C.他唾沫四溅地讲了半小时,话音刚落,站在他身边的几个人便拼命地鼓掌,其他的人,都噤若寒蝉,面面相觑。
D.那鼓声,如骤雨,如旋风,气势磅礴,震撼着你,使你惊异于击鼓人那瘦小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如此大的能量!
【B】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动物不但具有独特的性格,而且性格相当复杂。它们性格的复杂性甚至能够与人类的相媲美。
B.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
C.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D.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D】
6.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澄河产瓜鱼, 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有的地方叫水仙鱼,北京偶亦有卖,叫面条鱼。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
A.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
B.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C.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D.莹润如羊脂玉。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
【A】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人脑在生命头几个月进程中的发育是生物学上自我构成的最为值得提及的形式之一。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人就来到了一个充满刺激的世界。猛烈的外界刺激潮水般涌入婴儿的睡醒周期的时间节拍。他的睡醒行为是受他的大脑神经元结构控制的。新生儿的大脑于是自己生成一个时间程序,让外界感官刺激依照这一时间程序而通过,避免过多的刺激涌入,对新的印象进行整理并在睡眠的相应阶段加以深化。在这里,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具有超常周期与昼夜周期的内源节律共同出力编织睡醒阶段的模式。随着时间一个月一个月地过去,大脑一天一天地发育,睡醒行为的内在时间程序也不断变化。这个时间程序以此反映婴儿大脑的不断发育情况。但人类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并非只从诞生时刻才开始。在诞生的这一时刻,自我构成功能已经在发育的道路上走过一大截路了。新生儿的那些令人惊奇的行为便是有力的证明。新生儿生命的寿命还在出生之前若干星期,亦即还在母腹中就已开始了。
母亲只要觉察到腹中胎儿在动,就每天念两遍童话《国王、老鼠和奶酪》。她大声地念,慢慢地念——从头到尾要3分钟。就这样,到了分娩的那一天,婴儿出生后竟然就知道这个童话!
新生儿的这种非凡的能耐不难加以证实。在橡皮奶头里装上一个压力传感器,用以记录吮吸动作。然后给婴儿戴上一个耳机,有选择地播放两则童话给他听。两则童话都由婴儿的母亲来念——而且念的速度、声音太小、语调全都一样。这两则童话分别用立体声磁带给录制下来。婴儿吮吸得较通常速度快时,让他听到一则童话;他吮吸得较慢时,让他听到另一则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