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唤醒学生的对话需求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0/15 11:16:1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820字。

  如何唤醒学生的对话需求
  浙江省富阳市场口中学   肖钢
  [摘    要]  “对话”是认知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课堂的方式,更是学生走进生活的一种方式。然而,教学现实告诉我们,对话的流失已是语文课堂中不争的事实。语文教学要往纵深方向发展,必然要唤醒学生的对话需求……笔者从课堂氛围的营造、新课意义的揭示和认知结构的沟通三个层面提出初浅的见解。
  [关 键 词]   语文      唤醒       课堂      对话     需求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教学活动不仅是认知活动,更是情感交流的审美活动。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王尚文在《语文教学对话论》中说,语文教学活动必然是也应该是一种对话活动,必须实现向“对话型”的转变。
  然而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对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对话的效果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对话的过程不能唤起学生的对话需求,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这种对话只是一种虚假的对话,是非常低效的对话。这种对话的表现形式如下:
  (一)随意性对话
  随意性对话广泛存在于课堂教学中,这类对话徒具对话的形式,而无实质性内容,而且表出很强的随意性。其表现样式颇多,如教师一呼学生百应,或者是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对答如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向学生提出某一问题,某一同学做出了正确的回答,班级内的其他学生明明已经知道了这位同学对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教师却仍然还要去问:“他(她)回答的对不对啊?”学生齐答:“对。”教师继续追问:“他(她)回答的好不好啊?”学生齐答:“好”。据统计高中每堂语文新授课,教师平均要提问20至30个问题。面对这种情形,我们不能不承认,师生之间的对话十分的活跃,但若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在教师的提问中,有80%的问题只需要运用死记硬背的知识就能够解决。这种随意性对话造成了课堂教学对话中诸多“空壳”现象的出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