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 资源简介:
共20小题,约6030字。
七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 第三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绵(mián) 密 宽敞(chǎng) 贮(chǔ)藏 雾霭(ǎi)
B.贬(biǎn)值 倏(shū) 忽 水藻(zǎo) 救济(jì)
C.匍匐(fú) 摇曳(yè) 澹(shàn)澹 凛冽(liè)
D.应和(hé) 梦寐(mèi) 湖泊(pō) 蒌(lóu)蒿
2.下列四字短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承前启后 轻飞曼舞 春花秋月 目不转睛
B.呼朋引伴 星汉灿烂 花枝招展 舒活筋股
C.责无旁贷 津津乐道 哗哗啦啦 枯藤老树
D.秋风萧瑟 山岛竦峙 繁花嫩叶 草长莺飞
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引用)
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比喻)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个“卧”字,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济南冬天的暖和闲适相协调。
C.“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一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也反映出收获者愉快的心情。
D.“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鼓”了“陷”,“陷”了“鼓”,想象丰富,比喻贴切,实写风时强时弱。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6.名句默写。(6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4)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