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一中2013高考保温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11620字。
临汾一中2013高考保温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①绘画艺术是一种很典型的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一种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空间中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艺术家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的艺术。造型艺术是静态的、偏重于再现的艺术。绘画艺术也具有这方面的特点。
②绘画通过一定的色彩、线条和面块,以具体的、个性的图像来反映生活、再现现实。绘画的艺术形象展现在二度空间之中,而不像雕塑那样展现于三度空间之中。但是,通过透视、色彩、光影等方法,绘画可以造就视觉上的空间立体感,表现事物的纵深内容和多侧面,从而使欣赏者获得似真的效果。绘画可以把光线客观地表现在画面上,而不像雕塑那样依赖外光,因而在再现事物的形象方面有更大的确定性。绘画的题材对象范围很广泛,凡一切可见之物,都可以作为绘画题材,想象、幻想中的事物,当它化为视觉形象时,也可入画。绘画在表现对象的形貌特征和丰富色彩方面,具有独特而又逼真的想象力。
③绘画虽然是一种以再现为主的造型艺术,但是在绘画中,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色彩配合,明暗变化,线条、形体及色块的节奏,构图的动作性和静止性等艺术手段,也可以使它具有极大的情绪表现力。在我国早就有诗中有画、诗画结合的传统。中国古代画论很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注重画的意趣、意境等。这样中国绘画就能使再现和表现两种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西方传统的绘画特别是现实主义绘画在再现方面曾经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但是,当今西方现代派绘画则由于极度地发展了绘画表现方面的功能,因此,当画面被高度地抽象为单纯的点线面及色块等形式因素之后,就会使画面艺术形象所蕴涵的客观内容变得十分难以辨认和理解,这样的作品不一定能够持久地受到欢迎。
④绘画所再现的又是一种表态的形象,所以单靠画面本身往往难以表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它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通过语言直接抒发人物的内心,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因此绘画在反映事物的发展及传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方面,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突破这种限制,黑格尔曾指出,绘画“只能抓住某一顷刻”。莱辛也主张绘画“就要选择最富有孕育性的那一顷刻”,因为这正是事物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之前的那一刹那,所以往往既包含过去,又暗示着未来,这就能使我们愈看下去,就一定能在它里面愈能想出更多的东西来。因此,绘画特别是情节性绘画,就很能注意捕捉某一接近戏剧性高潮的特定场景,来概括某个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就样就能达到把动的过程包孕在静的形象之中,给人以充分的联想和想象的余地。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列宾的《伊凡雷帝和他的儿子伊凡》等名作都是这样的例子。
1.从原文看,下列对“绘画艺术”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绘画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它可以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空间中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艺术形象。
B. 绘画艺术是静态的,也是偏重于再现的,它可以以具体的、个性化的图像来反映生活、再现现实。
C.绘画艺术能够比较形象地展现二度空间,它同样还可以借助辅助性手段,造成视觉上的空间立体感。
D.绘画艺术题材对象范围广泛,既包括一切可见之物,又包括由想象、幻想中的事物转化成的视觉形象。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②两段从绘画艺术各方面的特点角度来介绍绘画艺术,这其中运用了下定义、作比较等手法。
B.第③段中指出中国绘画走的是再现和表现两种功能相结合的道路,而西方绘画则把这两种功能同时发展到了极致。
C.第④段使用引用、举例子等手法,阐释绘画怎样把动的过程包孕在静的形象之中,从而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D.这篇文章在多角度比较之中既谈到了绘画艺术的优缺点,也谈到了绘画艺术如何突破自身的局限性。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绘画艺术相对于雕塑艺术来说,在再现事物的形象方面具有更大的确定性。
B.绘画具有极大的情绪表现力,因此它很注重构图的动作性与静止性等手段。
C.绘画艺术在反映事物发展和传达人物内心活动方面,受到难以突破的限制。
D.画面被高度抽象为单纯的点线面及色块等形式因素的作品将得不到持久的欢迎。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於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