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卷
-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13290字。
2013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卷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
消费文化和消费社会是同时出现和形成的,消费社会是消费文化依存的现实基础和社会形态,消费文化又构成了消费社会的本质,它们相互构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消费社会产生的条件和机制也就是消费文化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普遍认为,消费社会形成于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时期,即由短缺经济发展到经济过热或通胀时期,生产过剩过热必然导致消费的过剩过热,政府也鼓励和刺激民众消费,扩大内需以推动生产的发展或预防经济下滑。当代社会的生产过剩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形成的根本条件和内在动力。当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为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代大众传媒借助互联网的快捷和多媒 体的刺激搭建了商品咨询、购买和售后服务的立体平台,向民众进行超负荷的信息传输,民众最终屈服于媒体的广告宣传,懵懵懂懂地购买了商品,并进行着过度的甚至是浪费式的消费。在当今社会,消费无时不有和无处不在,消费所表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意义也是前所未有的,当代社会无疑地已进入到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时代。
其实,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消耗物质财富的消耗过程,是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人类发展而发展的,物质消费中总是包含着文化因素,只不过在人类早期,特别是在原始先民那里,文化消费同物质消费未分化时,没有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并且是微乎其微的。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到来,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开始分化,文化消费不仅渗透在物质消费中,而且也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到了当代消费社会,物质消费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凸显,文化消费的意义和符号程度也越来越高,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和社会形态的消费文化。可见,文化消费是人类所固有的,具有同物质消费一样的漫长历史,文化消费是文化产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过程,而消费文化是当代消费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文化消费并非都展现为当代意义的消费文化形态,只有在消费社会,文化消费才展现为消费文化形态和社会景观,但作为当代消费文化形态又必须通过文化消费呈现出来。
在当代,消费文化过分强调文化同经济和产业的联合,过分抬高文化的经济价值,过多强调文化的日常实用、感官愉悦和时髦走秀,而对文化消费的深度阅读、境界提升、信念确立、崇高向往、形上关怀、人生启迪、心性陶冶等方面则有所淡漠和忽视。另外,在当代,消费文化产品数量过剩质量欠优,人们面对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无所适从,丧失了自己的选择能力和欣赏个性。从而,消费文化既浪费了物质资源,也亵渎和曲解了优秀的文化资源,同时还造成了没有个性特点均质化的文化消费模式。
1.下列关于“消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消费文化与消费社会是同时出现和形成的,消费文化以消费社会作为其依存的现实基础和社会形态。
B.消费文化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与消费社会产生的条件和机制,在出现和形成的过程中,它们相互构成、依存和影响。
C.消费文化形成于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时期,是生产过剩过热与消费过剩过热共同作用的结果。
D.消费文化是当代消费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当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是消费文化形成的内在动力。
2.下列对“文化消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关系密切,在人类的消费史上,文化消费是人类所固有的,具有同物质消费一样的漫长历史。
B.在原始社会,文化消费还未完全从物质消费中分化出来,缺少比较独立的表现形式,因而影响力微乎其微。
C.文明时代到来之后,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开始分化,文化消费不仅渗透在物质消费中,而且获得了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
D.在当代消费社会中,物质消费中的文化含量愈益凸显,文化消费成为了具有特定内涵和社会形态的消费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代大众传媒向民众进行超负荷的信息传输,导致民众盲目、过度甚至浪费式的消费,有力地推动了消费社会的形成。
B.消费所表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意义前所未有,表明当 代社会已进入了消费社会和消费时代,因此,消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C.当今社会更需重视文化消费的深度阅读、境界提升、信念确立、崇 高向往、形上关怀等方面,促进文化消费的均衡健康发展。
D.当今的消费文化,文化产品数量过剩,质量欠优,导致人们丧失了选择能力和欣赏个性,进而使物质资源浪费,文化资源被污染。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谢弘微,年十岁继从叔峻,名犯所继内讳①,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义熙初,袭峻爵建昌县侯。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国吏数人而已,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闻而惊叹。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改适琅邪王练,公主虽执意不行,而诏其与谢氏离绝,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混仍世宰辅,田业十余处,僮仆千人,唯有二女,年数岁。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听还谢氏。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东乡君叹曰:“仆射平生重此子,可谓知人。仆射为不亡矣。”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伯叔二母,归宗②两姑,晨夕瞻奉,尽其诚敬。内外或传语通讯,辄正其衣冠。婢仆之前,不妄言笑,由是尊卑小大,敬之若神。
文帝初,镇江陵。母忧去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