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作理论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4/21 20:0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7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鲁迅写作理论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甘肃省华亭一中 郭凤歧

【关键词】 中学语文 作文教学 鲁迅写作理论 启示
【摘 要】 本文通过鲁迅写作理论的梳理分析,论述中学作文教学必须借鉴的三个方面,即中学作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正确写作观念的培养,尤其是作文讲求生活化的观念的培养;中学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因为作文和做人是一致的,互为因果的;中学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应重在文章的立意、结构、主题等大的层面,而不是拘泥于文法、句法等技术的层面。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尽管没有一本写作理论专著,但在他的杂文、序跋、评论、通信中,却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写作观念和主张。他不仅创建了精辟的写作原则、规律、方法,而且以自己的写作实践典范地实践着他的写作理论。鲁迅的写作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积极倡导生活化的语言一-白话文
  鲁迅是白话文革命的先行者之一,在“五四”时期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尖锐对垒中,鲁迅是以白话写小说的第一人,他还以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写了许多随感录,向僵死的古文宣战。鲁迅认为白话文章革命是和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生命紧密相关的。他说摆在人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①生在现代,就得做现代人的事,说现代人的话,写现代人的文章,否则连生存都很困难。在白话文的建设方面他认为用白话作文,意义明确,不需读者去注释、翻译,省却了许多精力。他认为应当把活人的唇舌作为白话文的语言源泉,因为他是四万万中国人的声音。鲁迅先生这种理论上的积极倡导,以及白话小说、随感录、政论文等方面的率先垂范,显示了其理论的实绩,从此,人民大众的语言一-白话文作为典范的文学语言而被人们所认同。
  二、写作主体思想的改变是产生优秀作品的首要条件
  文章是以文字为载体表达思想、传送感情的工具,因而只有语言形式上的变革是远远不够的。鲁迅曾在《集外集•渡河与引路》一文中说“倘若思想照旧,便仍然换牌不换货,才从‘四目仓圣’面前爬起,又向‘柴明华先师’脚下跪倒”等于一切照旧。在《热风•随感录•四十三》中他更明确地指出:“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鲁迅认为作家自身的思想、品德在写作中起着制约作用,任何文章都是作者人格的表现。正因他把作家的主体思想放在了写作的首位,所以他认为写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做什么样的人,正如他在《而已集•革命文学》中所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三、正视人生、熟悉社会、写出真实的源流观
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生活是第一性的,属于源;文章是第二性的,属于流。只有源渊才会流长,才会写出真与美的文章。在这一观念的支配下,鲁迅异常重视深人洞察生活的重要性,他在《而已集•读书杂谈》中认为世间最没本事的是“读书者”,较好的是“思索者”,更好的是“观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