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尽狂沙始是金”——选材成功辨析
长沙外国语学校 凌霄鸿
材料是写作的基础,没有材料,就谈不上构思、立意、谋篇和布局,当然也就写不出文章来,因此,材料是构成文章的第一要素,是文章的血肉。
应试作文常是审清题意以后,首先考虑选取什么材料,再考虑这个材料能表现什么主题,然后才是布局谋篇。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我在提笔之前,总是给自己提出三个问题:我想写什么,如何写,以及为什么写。”选材就是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选取什么样的材料呢?或者说,该怎样选材?
纵观应试作文选材成功之作,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真实可信,新颖别致,即小见大,以少胜多,具体实在,典型深刻。
1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
——真实可信
古人曰:“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说的是文章要感人,必须要有真情。而这情从何而来呢?很大程度上是有真实可信的材料体现出来的。
真实可信的材料,一定是自己所熟悉的。这一类材料,写起来有真切体会,故能够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能够把材料最本质和最感人的一面挖掘出来。这类材料包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和亲身感受的材料。这些材料都是从社会生活中直接获得的,当我们从大脑这个仓库中提取它们时,就能够准确而迅速地捕捉到目标,捕捉到各种微妙的声音特征,感知到大千世界的喜怒哀乐……抒情性比较强的文章尤其注意材料的真实可信如《妈妈的心事》、《爱、深藏在心底》、《成长的烦恼》、《雨夜》、《难舍师生情》等文题,都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江苏某考生写作《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只选取了自己八岁时在上学路上是到一枚一分的硬币后焦急地等待失主的事情,这件事太平凡了,但作者写出了一个儿童真诚执著的念头“照雷锋叔叔的样子做”,写出了认真等在路边问阿姨、问大哥哥可曾丢钱的语言、动作、心理,写出一位阿姨笑他,叫他买糖吃,他坚决要交还失主,最后阿姨叫他上学交给老师的过程。作者在文中写道:“如今,这件事已过去七个春秋了,可它还深深的烙在我的记忆深处。是的,在某些人看来,那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可仔细思想的话,朋友,你难道不觉得,这件事正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闪光点吗?”文中所写的是平平凡凡的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由于是作者亲身经历,故能够挖掘出材料深刻的思想意义,写的真实感人,耐人寻味。
冰心老人说:“凡是能够把自己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真情实感明白清楚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作文。”这“真情实感”当然是来自于材料的真实。写文章时,应强调写那些真正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为自己亲自经历过的、自己亲自体验过的、理解过的、感动过的生活内容。写作时想一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事情触动了你,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而不应为了挖掘表现什么所谓立意而把可贵的真实的感受抛在一边,甚至不惜心力去杜撰、模仿、制作假人假事,表现假情假意。
2 “良桐方能斫美琴”
——新颖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