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1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5 9:31: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60字。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探讨“我为什么而活着”,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中发现他的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
  1, 指导学生朗读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 巡回点拨法:老师巡回走动,解答个别学生的一些疑问,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点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
  3, 讨论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针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谈话法:师生之间加强谈话,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一些真实想法,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序地进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为什么而活着? 古往今来,人们曾经不止一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奥妙。今天就让我们来聆听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怎么解答这个问题的。
  2.作者简介:
  师:哪位同学起来介绍一下罗素?(让学生起来介绍)
  师:我做以下补充,(出示屏幕,让学生起来读)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曾出任过两次英国首相的祖父把他抚养,后来成长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代表作有《幸福之路》、《自由之  路》《婚姻与道德》等。他被称为:
  1,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
  2,未来时代的先知
  3,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
  4,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3.朗读:
  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出示屏幕)
  1,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把文章默读一遍。(读完后让学生对有疑问的生字词进行互寻)
  2,下面我们请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让2—3名学生朗读课文),并从字音感情上进行纠正指导。
  遏(è)制  孤寂(j ì) 战栗(lì)  边缘(yuán)  微薄(bó) 赐(cì)予
  4.分析课文,回答问题:
  1.作者一生有几种追求?分别是什么?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