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处,读写又一村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语言是思维、交际的工具,修辞则是驾驭语言的艺术。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按学生掌握学习的认知能力,将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能级: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当前的中学修辞教学,大多只达到识记和浅层次的理解的能级。而按照《大纲》的要求,修辞知识的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听说读写实际,着重于运用”。如果并不是让学生仅仅能够辨认那十几个辞格的话,那么,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修辞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的过程,完全也可以是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结合实际,有意识的加强修辞的教学,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他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这不仅使读写的教学别开蹊径,也可以大大提高思维训练和读写训练的效益。<br>
一<br>
修辞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br>
首先谈谈修辞在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作用。<br>
基于新编教材所体现的富有时代特色的“大语文教学观”对人文精神和审美教育的呼唤,敏锐捕捉作品中美感和道德因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发展智力,进行生动活泼的道德和审美教育不容回避。60年代到80年代,文学教育一直受到贬抑,80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