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渔村初中生课外阅读初探
一、 背景情况
古今中外无数教育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真正学好语文。
1998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全美发起了“挑战阅读”运动,以联邦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和号召全美的成人,包括家长、教师、大学生以及各种职业的志愿者走进家庭陪伴孩子阅读,这受益的首先是孩子,又不仅是孩子,受益的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
从“终生学习”的观念来看,传统的“学习期——工作期——退休期”的人生固有模式已经改变,人的学习过程不会只在课堂内、学校里进行,大量有效的信息,大量需要的知识和技术都要通过人们未来的阅读来获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阅读的态度,对人生的信念,因此课外阅读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标准,课外阅读是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的:“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对课外阅读提出了量的要求,这在大纲中还是第一次。
二、 发现问题
课外阅读如此重要,实际情况又如何呢?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在上课时叫学生发言一下,如说说一些作品中的人物,一些名言、警句、甚至一些很简单的谚语、成语,往往说出一部分,叫学生续说,但大多数情况是令人尴尬的,台下是一片鸦雀无声,由此,我深感学生阅读量的狭窄和词汇量的枯竭。
三、 问卷调查
故而我就格外关注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设置一些题目着手调查了一些情况,以便进一步作为对初学生课外导读的指引。
(一)、我对所任石塘中学普通班级的106名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程度情况进行了调查。
表1:石塘中学初二(1)、初二(2)班学生阅读课外书情况调查(106人)。(实验前)
喜欢程度 非常喜欢 喜欢 比较喜欢 不喜欢
人数 37 34 30 5
百分比 35 32 28 5
表(1)统计结果大致上反映了中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这一点无庸置疑。而且,不喜欢课外阅读的5名学生恰恰就是语文成绩最差的,由此可见,学生的 语文素质和喜欢课外阅读成正比。
(二)、你阅读过哪些课外书?